(回来晚了,更新有点晚,抱歉。)



“收购转卖,确实可以赚不少钱。哪怕保守一点算,如果这个计划成功,我们至少也有一百亿美元以上的预期利润。”



劳尔德-贝兰克梵在“预期利润”几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紧接着,话题一转,又说道:“但是,和每年稳定数十亿美元的利润比起来,一百亿美元的‘预期利润’又算得了什么?如果能够稳定经营一家传媒集团,以新闻集团在北美的资产,每年少说也能为我们带来三十到四十亿美元的利润。一百亿美元?三四年就可以赚到了。”



劳尔德-贝兰克梵的这番说法,只不过是最简单的“数学”。



哪怕西方人不擅长算术,这也是一个小学生都会算的题目。



一次性的百亿美元收入虽然高,但在每年三四十亿美元的预期利润之下,却也算不上什么。



正如劳尔德-贝兰克梵所说的。



若是高盛能够在接手新闻集团的资产之后,将其良好地运营下去,只需要三四年,就可以赚到百亿美元的利润。



高盛集团手中的现金流非常的充沛,没有回报周期上的压力,自然是要选择回报更高的方案。



不过,问题在于……



每年三四十亿美元的预期利润,是建立在能够完整地继承下新闻集团在北美地区的传媒产业,并且将其有效地经营起来的前提之下的。



哪怕是一个对商业一无所知的人,也不会不知道,同一家企业,哪怕是其它一切都不变的情况下,换一个领导人,也会变得完全不同。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可以让一家企业起死回生。



比如说,将史蒂夫-乔布斯迎回之后,苹果公司在短短几年之内,就从一家快要倒闭的企业,变成现在炙手可热的大公司。



而一个失败的领导者,可以让一家风光无限的巨头,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从巅峰走向破产。



这同样有一个全北美人都耳熟能详的例子,通用汽车。



费迪南德纠结了片刻,还是犹豫着说道:“可是,老板,您认为,我们具备经营一家传媒集团的能力吗?这可是完全不同的行业……”



高盛的主要业务有很多,包括风险投资、债权、银行业、资产管理等等。



但无论怎么分类,都属于“金融行业”的领域。



虽然说,高盛在金融行业当中已经做到了这个行业所能达到的极限。



但这并不意味着,换一个行业,高盛同样可以做得好。



隔行如隔山,北美虽然没有这句俗语,但道理却是一样的。



高盛并非没有对其它行业的投资,但都恪守着一个原则,那就是只投资,不干涉,或者至少是少干涉。



对于高盛来说,只要投资的公司股价能够上涨、能够拿出稳定的大笔分红,他们就完全不会在乎,投资的那家公司,领导人会做出什么样的决策。



然而,真正要去经营一家完全不同行业的公司,高盛是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的。



“我明白你的意思。”



劳尔德-贝兰克梵点了点头,又说道;“不过你倒是误会了我的意思。我们确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摇滚教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黑色贝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黑色贝斯并收藏摇滚教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