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乐、歌剧音乐等等相比起来,民谣音乐在很多情况下都是非常“随性”的。



但嬉皮士?



这也随性的太过分了点。



正是因为如此,主角从少年时期起,就备受歧视。



喜欢民谣音乐的人鄙视嬉皮士的做派,而嬉皮士群体,则没有人喜欢民谣音乐那种“娘娘腔”的东西。



既是一个嬉皮士,又背着民谣吉他,玩着民谣音乐的主角,可以说是两边不讨好,同时受到两个群体的排斥。



在这种情况下,主角并没有气馁,反而是在女友的鼓励之下,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路,创造了一个特殊的音乐流派:民谣摇滚。



并最终成为了那个时代最顶尖的巨星之一。



这个故事让罗杰看上去有些眼熟,再仔细一想,这TM不就是翻版的“美国梦”吗?



只要坚持努力、永不放弃,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这样的美国梦欺骗了一代又一代人,但所有人依然对此乐此不疲。



在好莱坞,美国梦题材,也是最受到青睐的题材,没有之一。



尽管索菲亚-科波拉在这个故事上,包装出了“战后经济危机”的背景,并且在描绘“垮掉的一代”种种文化冲突的时候花费了大量的笔墨。



但无论如何,这部影片的本质却并没有变化,依然是“美国梦”的翻版。



好莱坞从不相信美国梦,但却不遗余力地推销着它。



看起来,在经历了《波西米亚狂想曲》的“失败”之后,索菲亚-科波拉终于学会了该如何在导演这个职业上走得更远。



“制片预算3700万美元?这个数字倒是不算高。”



罗杰点了点头。



这个数字并不算多,对于乐队而言,完全是在“就算全部败光了也没什么大碍”的范畴之内。



《摇滚圣经》系列和【量子影业】旗下的其它项目不一样,无论是投资还是收入,都走的乐队的账户,而不是公司的账户。



在《摇滚圣经》系列的改编电影中,【量子音乐】只收取少量的固定费用,无论影片是大赚还是亏损,都不用承担任何的责任。



乐队对于这个系列的要求也很明确,不在乎是否盈利,仅仅只在乎有多少人看过这些电影,并通过这些电影了解【Darkness】或者最起码是知道有这么一支乐队。



无论是去影院观看正版,还是在网络上寻找盗版资源,乐队都不在乎。



只要“观影人数”足够多,哪怕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影迷能够转化成乐队的歌迷,几千万美元的成本,也是很值得的。



正是因为不在乎影片本身是否盈利,在罗杰的提议之下,干脆将这个系列项目从【量子影业】剥离了出来,虽然依旧由【量子影业】负责,但却是变成了“委托代理”。



若非如此,《摇滚圣经》的立项审核过程一定是要复杂得多,不可能在短短一个多月内,就已经开始了前期筹备。



由于身家上涨,以及需要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的缘故,现在的乐队,早已不像刚刚成立时那样,一笔仅仅只有数千美元的开支,都要罗杰、安妮、胖子三个人一起在支票上签字才能生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摇滚教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黑色贝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黑色贝斯并收藏摇滚教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