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要买,罗杰也是决计不肯卖的。



有价无市,就是最好的形容。



如果世面上出现了这样的好酒,罗杰甚至愿意花几倍的代价去购买。



杜克拿出的这份赌注,对罗杰的吸引力,不比上百万美元的现金要差。



“好,一言为定!”



罗杰像是生怕杜克反悔一样,立刻就敲定了赌约。



尽管罗杰并不了解杜克的喜好,但却并不妨碍他拿出同等价值的赌注来。



想了想,罗杰开口道:“如果你赢了,《郊区的耶稣》北美票房,我私人掏腰包,给你百分之五的分成。”



罗杰对这部电影的票房预期并不高,北美票房,只要能达到制片成本就算合格,如果能有两千万以上的票房,那都是值得开个派对庆祝一下的。



就算以两千万美元来算,百分之五的票房,也就是一百万美元而已,罗杰根本不在乎这点钱。



激动归激动,罗杰却还是很清醒的,没有将这个赌注挂到剧组的账目中去。



私人掏腰包,和走剧组的账目,这是两码事。



且不说乐队账目的问题。



前者可以说是打赌或者奖金,而后者,则会成为约定俗成的“导演薪酬”的一部分。



虽然没有写进导演协议里,但按照好莱坞的规则,这会被计入杜克的导演履历中去。



如果在第一部电影中,就给出了票房分成,哪怕分成的比例很低,只要影片不出现灾难式的失败,在未来,至少在从罗杰、从乐队这里接取导演工作的时候,杜克和他的经纪人必然会索要票房分成。



这个口子,是绝对不能开的,和钱多钱少没有任何的关系,纯粹是杜克的履历,还远远不足以拿到这样的片约。



破坏规矩的事,罗杰是从来不肯去做的。



私人掏腰包奖励,那又是另一回事了,可以理解为老板对出色员工的额外奖励,但却不会被算在基础薪酬的履历当中。



如果在未来,乐队还会在电影方面和杜克合作下去,对方也很难以这一点为筹码,开出基础片酬加票房分成的要价。



在罗杰的计划当中,好莱坞,将成为乐队源源不断捞钱的“副本”。



凭借着领先这个世界十几年的眼光,让罗杰自己去拍电影肯定没戏,但要确保电影投资的成功率和收益率,难度却是不高。



尽管好莱坞电影投资存在资金回收周期长等缺点,而且这笔收益,相较于乐队在乐坛的收入而言绝对不能算多。



但这几乎是白捡的钱,不要白不要。



只要收益率高出银行贷款的利率,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无论是罗杰,还是胖子和安妮,都不可能放下乐队的主业,跑去好莱坞打拼,培养出一个具备足够专业能力,又可以信任的“代理人”,就至关重要。



目前为止,罗杰最为看好的,就是杜克-罗森伯格。



如果杜克能够通过《郊区的耶稣》这部影片的成绩,证明自己的能力。



在乐队的“好莱坞计划”中,杜克将会是重要的一块拼图。(4/4)

章节目录

摇滚教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黑色贝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黑色贝斯并收藏摇滚教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