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的娱乐圈说小不小,说大却也算不上大。



任何消息,只要肯下功夫去查,几乎没有什么事能够绝对保密。



原本查不到在背后挖角【AC-130】乐队的对手是谁,只是因为卢西恩-格兰奇认为没有必要在这件事上花费太大的代价罢了。



在罗杰的要求之下,花出去一百多万美元,又搭上了一个不算大的人情之后,仅仅只是一周多一点的时间,一份调查报告就摆到了卢西恩-格兰奇的办公桌上,并在当天就转发给罗杰。



“EN唱片?”



这个名字罗杰从未听说过,皱了皱眉头,继续读下去。



文件中对这家公司有着粗略的介绍,比简介详细不了多少,不过却有一点引起了罗杰的注意。



这家名为E-N的唱片公司,成立于五十年代,而在七十年代初被华纳唱片收购,如今是华纳全资控股的一个子厂牌。



像华纳这样的大型唱片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会收购、并购大量的小型唱片公司,其中只要商标还有哪怕一点价值,都会保留独立的厂牌。



例如金牌大风,飞碟唱片等等,这些厂牌在被华纳收购之后,在发行专辑的时候,专辑背面的发行公司依然是“金牌大风”,而不是“华纳唱片”。



这种收购更多的是为了拓展自己的业务渠道,或者压制竞争对手。



出于资金方面的考量,多数情况下只要能够保证对子厂牌的控制即可,如果能够获得大部分股东的支持,甚至连多数股权都不会去强求,更不要说全资控股了。



对于任何一家巨头而言,全资控股的子厂牌,哪怕规模再小,意义也是完全不同的。



果然,继续翻阅下去,罗杰很快就看到一段备注。



根据各种细节判断,真正出手对【AC-130】乐队挖角的,应该是华纳唱片,而EN唱片只是被推到前台的一层掩饰。



做出这个判断的原因很简单,EN唱片虽然历史悠久,但却只是一家不入流的小厂牌,根本不可能养得起【AC-130】乐队这样的大牌明星。



大牌明星的吸金能力确实恐怖,但消耗也同样惊人。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一个三线小明星举办巡演,大多是以几千人规模的礼堂级演出为主,甚至几百人的演出都有可能,也不存在电视台转播等等,虽然收益不会高到哪去,但成本压力也很低。



若是一线大牌,随便举办一场演出,哪怕再怎么省钱,也要花出去百万美元以上,这还只是一场小型的单场。



如果换成是巡回演出,那投入起码也要十倍,百倍地增加。



没有足够资金实力的小公司,根本承担不起这样的开销,更不要说从其它公司进行挖角了。



仅凭这一点,几乎就可以断定,真正的幕后主使,必然是EN唱片的母公司,华纳。



罗杰的乐队,和华纳唱片之间一直有着还算愉快的合作关系,不说二十世纪娱乐那段时间,超过一半的专辑都是由华纳唱片或者其子厂牌进行发行。



就是自立门户之后,由于MAD唱片不具备海外发行能力,所有专辑的海外发行,要么交给华纳,要么交给环球,按照销量来计算,两者所占的份额差不多算是旗鼓相当。



不过,合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摇滚教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黑色贝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黑色贝斯并收藏摇滚教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