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我是个少年刺客,想要找点乐子。】



这实际上是在描述战争对青少年所造成的影响,圣-吉米也是因为战争而促成的一种叛逆思想。



按照我的理解,圣-吉米就是JOS(Jesus.Of.Suburbia,郊区的耶稣,歌中主角)的暴力型人格。



而在《归途》一歌中,JOS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圣-吉米就死了。



【吉米今天死了,脑浆迸溅,在我看来,这是我的自杀。】



从这段歌词就可以看出来,JOS选择放弃了圣-吉米的人格,从反叛选择了服从。



这首歌的名字也能反应出JOS的无奈,回家本是一件幸福的事,但JOS失去的东西却再也回不来了,而这时的家,又真的是家吗?



……



最后,我只想说一句俗套但却十分真切的话:愿世界和平。”



评论的文章很长,罗杰足足看了二十多分钟,才弄明白这位评论家想要表达的观点。



“歌词有这么多隐喻?我怎么不知道?”



罗杰挠了挠头,突然想起前世上学时候,语文考试的阅读理解。



或许绝大多数神作,都是被人过度解读,所以才会成为神作吧?



也或许,是自己的境界真的太低了点?



反正罗杰不觉得比利-乔-阿姆斯特朗在创作这张专辑的时候有考虑这么多东西。



这张专辑的内涵确实足够深刻,涉及的内容也极多,但每一句歌词都有其深意,那就有些过分了点。



不过这些吹捧,无论是对乐队,还是对这张专辑,都是一件好事,罗杰也不会傻乎乎地站出来否认。



任由评论家们去发挥,不承认,不否认,任由别人去解读、争论,才是最好的做法。



关掉News.Feed,重新刷新了一下搜索引擎,正打算点开《滚石》杂志的评论,罗杰的目光突然被浏览器下方的一个标题吸引住了。



【震惊!皇后、绿日、夜愿等乐队的真实身份竟然是……】



自从《波西米亚狂想曲》问世之后,探寻这些马甲身份的“新闻”和“爆料”数不胜数,尤其是每一部《摇滚圣经》发行的时候,都会冒出来一大堆。



虽然知道这些爆料多半是捕风捉影,甚至干脆就是胡编乱造,但罗杰仍然控制不住自己的手,点开了这个网页。



网页上方,是一个叫做《全美娱乐新闻报》的名字,看样子是一个报纸类媒体开办的网站。



这个报纸的名字罗杰没什么印象,估计是发行量很低的八卦小报一类。



“本报记者得到独家爆料,为您揭示《摇滚圣经》系列的真相……”



标题和开头都很有UC的风格,但内容却让罗杰吓了一大跳。



这篇文章中直接点出了《摇滚圣经》系列,都是罗杰的【Darkness】乐队的马甲,甚至还罗列出了大量的证据。



比如版权归属的证明、乐队录制专辑的大致时间和地点,甚至于还有一段没有经过后期处理的录音,是《所罗门之钥》中的《天使》的一小段,长度不到一分钟,任何熟悉罗杰的人只要听一遍,都能听出这正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摇滚教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黑色贝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黑色贝斯并收藏摇滚教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