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一辈子局限于小众类别当中。



这也是为什么,罗杰从来没有尝试过诸如后车库之类的小众类别。



偶尔有那么一两首小众类型的单曲,例如《汤姆猫》,也是放在主流专辑里,而不是把一整张专辑都做成小众。



那样或许可以博得某个小众群体之中极高的口碑,但却会失去市场。



在这个年代,性手枪这样的思路早就行不通了,商业化、重视市场,才是最关键的。



“我决定了。”



罗杰和加里-贝尔都没怎么开口,只是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



大多数时间,还是埃文-泰勒自己在那思考。



考虑了好一会,埃文-泰勒终于做出了决定:“我回去跟亚当和伍德商量一下,转型硬核朋克,发一到两张专辑,如果成功的话,再像流行朋克靠拢。”



硬核朋克就是朋克核,这个类别同样小众,没出过太多的大牌乐队。



稍微有点名气的也数不出来几个。



大概黑旗(Black.Flag)、孢子(The.Germs)等等,就算是朋克核的代表乐队了。



但即使是这些代表乐队,听过的人也不多,不过至少比后车库的受众要大上那么一点。



而且两者之间的受众重叠度很高,转型的收益低了些,但风险也同样很低。



先转型朋克核试水,如果歌迷接受度乐观,再转向主流类别。



如果反馈不佳,那么就放弃转型,回到后车库的类型上吃老本。



这是一个很稳妥的做法。



虽然在公众和媒体面前,埃文-泰勒看上去很脱线,特立独行,像个精神病院走出的疯子,这也符合“后车库摇滚歌手”给人们的印象。



但实际上,这家伙是个很谨慎小心的人,思维也相当的缜密。



表里不一,对明星这种生物来说简直是再正常不过了。



…………



北美的流行乐坛一向和好莱坞联系紧密。



例如环球唱片和环球影业、华纳唱片和华纳兄弟电影公司、索尼唱片和索尼哥伦比亚影业。



作为好莱坞的巨头之一,华特迪士尼集团也曾经有过自己的音乐部门,大名鼎鼎的米老鼠俱乐部就是出自迪士尼旗下。



如果你不知道米老鼠俱乐部,只需要提几个名字。



布兰妮-斯皮尔斯、克里斯蒂娜-阿奎莱拉、贾斯汀-汀布莱克、瑞恩-高斯林等大牌歌星,都是从这个里走出来的。



但后来因为内部权力斗争以及其它各种各样的因素,迪士尼裁撤掉了音乐部门,潜力无限的米老鼠俱乐部也被解散。



尽管于1998年重新组建,但待遇却远远不如当年,压根得不到什么资源支持,甚至直接挂在了ABC电视台的名下,而不是重新成立一个子公司。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音乐在迪士尼内部有多么不受重视了。



作为米老鼠俱乐部的负责人,卢西恩-格兰奇的日子自然好过不到哪去。



如果不是有着高额的房贷、信用卡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

章节目录

摇滚教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黑色贝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黑色贝斯并收藏摇滚教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