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种组合方案结合在一起,就和颜色的组合一样,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其中的可能性多到不可计数,但却可以简单归结为几个到几十个大类。



有些人喜欢省事,一辈子都只用少数几种固定的音色。



而有些乐手则会根据不同的歌曲,甚至是不同的演奏场合,对音色进行调整。



对于大多数风格固定的乐队来说,前者不会有什么大毛病,好处是不会出错,缺陷则是少了几分灵动的变化。



而后者,最大的坏处是在选择音色的过程中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哪怕对乐器有足够深刻的了解,也依然需要大量的尝试,才能确定最好的方案。



有一个很常见的事情是,当你尝试过一百多种音色之后,发现效果最棒的是第一种。



而另一件事则更加有可能发生:由于音色欣赏的主观性很强,你精挑细选出来觉得很棒的音色,在别人听起来就像是一坨翔一样烂。



好在,至少大多数人的音色审美非常接近。



至少是对于喜欢某一类音乐的人来说,对音色的审美不会出现太大的偏差(大多数)。



若非如此,音乐也不会成为世界通用的语言了。



音色的选择不仅仅只是乐队自己的工作,同时需要考虑到后期制作,因此在确定音色选择的阶段,包括混音师在内的后期成员也都加入了进来。



不过就和绝大多数摇滚专辑一样,《燃烧》是一张典型的乐队作品,而非制作人作品。



因此,在包括音色选择在内,整个专辑的各项工作中,都是后期团队来配合乐队,而不是反过来。



制作人作品更常见于流行音乐,就像是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商品,除了贴着不同的标签以外,里边的东西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北美的流行音乐还好一些,大多是有着一定歌手个人风格的,完全是作者作品的也不在少数。



至少能走到一线的,很少存在百分之百的流水线作品,多多少少都会受到歌手自身的风格影响,而且这个影响还不会太小。



南棒那边的流行音乐,才是彻彻底底的制作人作品,歌手本身对专辑的影响可以说是完全为零。



谁能说出来大腿时代和BIGBANG除了性别不同以外,还有什么别的区别吗?



咳……扯远了。



经过了之前几张专辑的录制,乐队对这些工作早已是轻车熟路,而且和迭戈的团队长期合作,配合上也很默契。



虽然说《燃烧》专辑有些复杂,综合了重金属、力量金属、旋律死亡、激流金属、哥特金属和流行金属六种不同的风格。



但整体而言,并不会给歌迷带来太大的困惑。



因为这张专辑的风格很简单。



就一个字:燃。



嗯,当然不可能是那种“自古黄歌出燃曲”的燃。



写出来要404的。



而且整张专辑的基调,也是以重金属为主,其它五种风格都各自只有一首歌,而重金属足足有五首。



一张专辑十首歌,依然保留了乐队一直以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摇滚教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黑色贝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黑色贝斯并收藏摇滚教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