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岁。



这也是为什么,节奏和力量都偏弱的抒情摇滚,更加容易获得专业奖项的青睐。



——以歌迷投票为主的奖项,比如全美音乐奖,当然不在此列。



最极端的例子,就是鲍勃-迪伦和ACDC,两者都是摇滚界的传奇,但前者在北美获得的奖项,足足有后者的一百多倍。



虽然这和ACDC来自澳大利亚,而非北美本土乐队有关,但多少也能看得出一些东西来。



(注:ACDC多次获得北美三大音乐奖提名,但获奖只有一次)



拿出抒情版的《Wish.You.Were.Here》,罗杰个人的喜好肯定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却是要用这首歌,来告诉评论界的那帮老头子。



“我们不是一个流行乐队,快把奖杯丢给我们!”



这样做的效果也是很好的,在罗杰的提议下,华纳唱片认可了罗杰提出的宣传方式,以对乐评家们的公关为主。



在支票和歌曲的双重作用下,大量的乐评家们为这首歌送上赞歌,大肆吹捧。



评论发表的时间有早有晚,但有关这一首歌的吹捧,却几乎成为整个三月的主题。



当然,这仅仅只是在关注Darkness乐队的人眼里。



“这是一首充满真挚感情、令人落泪的优秀作品,很难想象,它竟然出自一个十八岁的少年手中。噢,抱歉,这个少年下个月就要十九岁了。”



——《洛杉矶邮报》



“听说Darkness乐队又出新歌了,我的第一反应是,‘天啊,他们又要开始大合唱了。’但是这首歌出乎意料之外,它让我重新想起了很多被遗忘的事情。我认为这首《Wish.You.Were.Here》值得9.5分的评价。满分十分。”



——《华盛顿新闻报》



“音乐最动人的地方不在于旋律,而是真挚动人的感情。《Wish.You.Were.Here》难得地做到了这一点。虽然现在才三月,但我已经可以确定,这就是今年流行乐坛最出色的作品。”



——《音乐人》杂志



“主唱的演绎略有瑕疵,但仍不失为一支出色的作品。考虑到作者的年龄,可以说令人惊讶。说预定明年的全美音乐奖最佳单曲太过夸张了,但获得提名的可能性很大。4.8分满分5分。”



——《公告牌》杂志



当然,抨击的声音也不是没有。



比如说一位老牌乐评家,就在自己的专栏中对这首歌打出了差评。



“摇滚版就不说了,那是什么SHxT玩意?抒情版勉强听得进去,但一个毛头小子能有多少人生感悟?无论是悲伤还是唏嘘都太过刻意,很难引起共鸣,只能给出勉强及格的评价。”



不过,总体而言,至少在评论界里,对这首歌送上赞扬的声音,要远远多过批评。



虽然这些赞扬的声音仅仅只局限于抒情版,而对朋克版本,要么是无视,要么是一边倒的批评。



不过,从市场的反响来看,大多数歌迷的看法却截然相反。



朋克版本在最主要的消费者,二十五岁以下的年轻歌迷群体中,受欢迎的程度要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摇滚教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黑色贝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黑色贝斯并收藏摇滚教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