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实行新法。欧阳修对青苗法有所批评,且未执行。



熙宁三年,除任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职,坚辞不受,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县)。此年改号“六一居士”。



熙宁四年六月,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居颍州(今安徽阜阳)。



熙宁五年闰七月二十三日,欧阳修在家中逝世,享年六十六岁。八月,获赠太子太师。熙宁七年八月,获赐谥号“文忠”。



熙宁八年九月,安葬于开封府新郑县旌贤乡。



欧阳修对有真才实学的后生极尽赞美,竭力推荐,使一大批当时还默默无闻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名垂后世,堪称千古伯乐。不但包括苏轼、苏辙、曾巩等文坛巨匠,还包括张载、程颢、吕大钧等旷世大儒的出名与欧阳的学识、眼光和胸怀密不可分。他一生桃李满天下,包拯、韩琦、文彦博、司马光,都得到过他的激赏与推荐。“唐宋八大家”,宋代五人均出自他的门下,而且都是以布衣之身被他相中、提携而名扬天下。



欧阳修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大力倡导诗文创新运动,改革了唐末到宋初的形式主义文风和诗风,取得了显著成绩。由于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散文创作上的巨大成就,使他在宋代的地位有似于唐代的韩愈。他荐拔和指导了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散文家,对他们的散文创作发生过很大影响。他的平易文风,还一直影响到元、明、清各代。(3/3)

章节目录

北宋大相公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思梦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思梦语并收藏北宋大相公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