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关,京师热闹非凡。



寻常官员大半已是休沐,访亲走友,高歌酒楼,总是快意。



可对于会同馆的官员而言,没有“年假”一说,每逢年底,正是会同馆最忙碌的时候,无他,藩属国的使臣正在陆续入京,准备恭贺大明来年风调雨顺,天下太平。



“王主事,朝-鲜使团即将入京,可都准备妥当了?”



会同馆大使吕嵩一脸疲惫地问道。



前几日刚招待了中-山、山南、山北琉球三国使臣,这又有一波使臣即将抵京,总要操劳。



王烁抖了抖山羊胡,消瘦的脸颊凹着笑意,道:“大使放心,一切皆准备妥当,不会出什么意外。”



吕嵩听闻王烁保证,松了一口气,起身道:“既如此,那就出去迎接吧。”



朝-鲜使臣规模不大,只有二十余人,正使为判三司事偰长寿、副使为礼曹典书金乙祥,两人此番进入京师,是怀着几分忐忑与不安的。



这份忐忑与不安,并非来源于大明,而是来自于朝-鲜内部。



礼部、会同馆等安排好了朝-鲜使团,吏部侍郎黄冠便至内阁奏禀,张紞听闻之后,便写了一份奏折,差人递送朱允炆。



朱允炆这段时间算是清闲,考考宁妃的才情,欣赏下贤妃的画作,与淑妃一起散散心,再翻翻皇后的账册,准备年底分点红。



闷了的时候,还能喊文工团表演节目。



这一日,朱允炆正在钟粹宫与宁妃下棋,双喜便递来了奏折。



“可有说什么事?”



朱允炆看了一眼双喜,便继续落子。



双喜笑道:“张阁说,是朝-鲜使团入京了。”



“朝-鲜?”



朱允炆嘴角微微一笑,挥了挥手,道:“把奏折就放这里吧,朕晚上看。”



宁妃听闻此话,脸色微微一红,结果落错了子,被朱允炆抓住机会,大杀四方。



“臣妾输了。”



宁妃求饶。



朱允炆笑着捡着白字,对宁妃道:“朕既然赢了,那爱妃就要愿赌服输。”



“好吧,那皇上想要罚臣妾什么?”



宁妃看着朱允炆,目光中带着微微的挑衅。



朱允炆凑到宁妃耳边,轻轻说了几句,宁妃顿时瞪大眼,脸颊通红,甚至连脖子都红了起来,连连摇头,起身匆匆跑了。



跑?



能跑哪里去。



朱允炆一脸得意,拿起了《太祖实录》初稿,翻到了后面,仔细看着。



朝-鲜国,在大明之前名为高丽,先后向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契丹(辽朝)、金朝、蒙古(元朝)与大明称臣。



为很多人所不知的是,朝-鲜国之所以为“朝-鲜”,还是朱元璋钦定的。



说起大明与朝-鲜的关系,还需要从元朝说起。



在公元1274年,元世祖忽必烈出于控制高丽的需要,答应了高丽请婚,将自己的女儿忽都鲁揭里迷失下嫁给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寒梅惊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寒梅惊雪并收藏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