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意义上来说,朱允炆对于新兵训练是一窍不通的,但作为皇上,不需要精通细节,那是大臣需要做的,皇上只需要高屋建瓴,统筹大局便可以了。



凭着后世的眼光,加上历史的底子,朱允炆草拟了一份完整的训练方案。



方案分为五个部分:体能训练、思想建设、战阵布置、装备更新、特种兵建设。



其中夹杂着从电视电影中学习到的特种兵训练之法,古代战场军事指挥之法,古代优秀将领训兵之法等等。



体能方面自然不必说,在这个冷兵器为主的大明王朝,士兵个人的体能、素质与战斗力,直接关系着战场的胜负。



强化体能训练,这是必然的。



总不能用走三步大喘气,走十步就倒地的兵去打仗吧?



思想建设上,朱允炆不敢提什么共产主义,想来想去,灌输马列主义最好的结果,那便是自己被打倒,还是算了。



作为帝王,那就从帝王的角度出发,尊重客观事实,这叫唯物历史观。



没有马列信仰,咱可以宣扬“马革裹尸”的英雄精神,宣传“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宣传“为君王分忧,以靖四海太平”的国家精神。



辅助以晋升官职,惠及子孙的奖励,足以让士兵心甘情愿地为朝廷卖命。



战阵布置方面,朱允炆并没有讲太多,这方面毕竟是武将专长。但在这里,朱允炆还是将“三大营”的构想提了出来,并主张演练新的战阵与战法。



装备更新的问题,朱允炆尤为重视。



没错,明代初期已经有枪支弹药了,但这个时候的长枪名字叫火铳,短枪叫手铳,但这玩意射程实在有限,几十米到两百米之间。



而且打一枪之后,需要重新装填才可以发第二枪,很难形成完备的火力网。



两百米的射程,对于快速冲击过来的骑兵而言,你还没打两枪,人家挥舞着马刀就杀过来了。



至于火炮方面,虽然“佛郎机”现在尚未传入大明,但大明还是有一些火炮的,比如神铳车炮、大将军炮等。



这玩意还可以,射程更远,可以达到3公里,甚至突破4公里。



不过这玩意就是一堆铁疙瘩,动不动就是两百到四百斤,这个时候大明又没有卡车火车运输,也没有柏油路,一场雨下来,道路泥泞,谁能带得动这玩意。



再说了,战争需要速度,快速穿插,快速机动,你带着个大炮,光等你,一天能跑几里路?



所以说,这玩意在大明,多数用于守城,或者是包围了敌人城池之后,运过来大炮,把城门轰开。



将其作为一类独立兵种,编配到战阵之中是不存在的。



现在,朱允炆明确要求了,不仅要组建火铳队,还要组建大炮队,还起了个响亮的名字:



火炮部队。



至于特种兵方面,朱允炆的要求更严格,要求在四十万京营大军中,选拔四千精锐进行特训,名副其实的百里挑一。



兵部尚书茹瑺看着这一份近万字的文书,手微微颤抖起来,抬头看着铁铉,只见铁铉脸上的震惊之色尚未消退,满眼都是钦佩与赞赏。



“这,真的是皇上所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寒梅惊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寒梅惊雪并收藏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