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煞、丹鼎、山符、净明……



四大法派占据了此世道门主体,绝大多数道士毕生所学脱不开这四者范围。



但于某一道上能称真修的可不多。



“于修行早年行商,后偶有所悟,据传是得了灵佢文越道君的入梦,短短两日便明道,蜕去红尘枷锁,成就自在。”



走在院内,两人一边向着二层小楼而去,一边谈着这位西州有数的道门真修。



于启孟,于修行。



一位年逾七十的老修行。



听得出蒋道士对这位很是敬服,虽然对方出身正元观,而非海云,但早几年时他师尊曾带着一行师徒前往拜会过,道士见面自不免论道一番,最终却是自家师尊自叹不如,躬身倾茶,宛若学徒模样。



“于修行早不在此间,听闻去了元阳峰上潜心修道,已经搬离了小院。后来被正元观拿来当做接待道门子弟的地方。”



很快,陈屿便见到了这处隐于闹市中法二层茶楼。



[寻远斋]



渺渺道途,寻而远之。



陈屿脑海中浮现出这句,不知在哪本道书上看过,云鹤观收录不多,左右就那么几本。



他记得短短两句后,还有半句。



远亦求索。



一旁,蒋道士打断他发散开的思绪。



“走吧,里面位置应该还多。”



推开门,檀香阵阵。



恍惚间,心境安宁,静谧如幽潭,杂念尽去。



……



临近申时,两人走出小院,陈屿抬起袖口,挑眉轻嗅。身上还沾染着些许檀香气息。



“静斋没什么好看的,那是经年老修们的事,自有长辈去管,陈道长不如再与楼中诸位论道片刻?”



门前,蒋道士似乎意犹未尽,早在来时他便预料到身畔这位陈道长所学不浅。



修道看年岁,但有时又不重这个。



套用海云观某位道长所说,修道修的是自己,年龄其实关系不大,灵性才是关键。



而这位,无疑是他所见最为灵性的道士之一。



虽然能看出道经读得不多,但偏偏总能语出惊人,令人有所悟,且非空洞白话胡言放肆。



或许这便是天才吧。



蒋道长无声感慨,同样是道书,在这等人手中便成了直通大道的天书金册。



而在那些愚笨之人手中,或许也是天书——无字天书。



一旁,陈屿却是婉拒,言称往后有机会再来,他对静斋可是新奇得紧,不愿就此错过。



当然,实际上是他已经从楼中十来位道士身上套不出太多灵感,习练五脏、精通药理的少之又少,谈玄论道可以,但一直谈就有些乏味了——尤其还是一群修道不比他久多少的道士。



谈到最后,反而成了蒋勤安和他的小伙伴们听陈屿侃大山。



虽说此番论道所言的话语大都是自己的切身体会和感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山上种田那些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万物皆可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万物皆可种并收藏山上种田那些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