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制衡



衙门升堂,公开审理案件,就表示已经进一步掌握了相关的人物、物证,案子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刘大根的死,看似复杂,其实并不难查,以叶枭慈的能力,这个案子日就能查清。



真假牛黄,只要是个高明的大夫都能分辨。



仔细梳理了一下,最近发生的诸多事宜,虞幼窈心有明悟。



藩王、官府、士绅,三方势力互相牵制,形成了一个稳固,且根深蒂固,不易打破的制衡局面。



第一次打破制衡局面的是狄人大举进犯,无论胜败,都严重威胁到士绅的利益。



士绅本身没有真正与藩王对抗的实力,制衡是建立在三方实力同等,谁也无法撼动谁的立场上。



前威宁侯现宁远伯的加入,使制衡的重心,向士绅倾斜,使之官府也不敢干涉,最后以周厉王一家惨死而告终。



第二次打破制衡局面的,是这场突如其来的旱情。



这场旱情,让三方的利益,又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韶懿郡主种出番薯,缓解了北境旱情,使帮助韶懿郡主,在民间推广番薯种植的武穆王,在三方制衡的情形下,获得了先机。



制衡的重心,开始向武穆定北王倾斜。



随后武穆王身体恢复,让士绅自乱了阵脚,也不敢坐以待毙,妄图故计重施,以当初对付周厉王的手段,在物资上掣肘幽军,进一步达成,牵制武穆王的目的。



此至,制衡关系进一步产生裂痕。



士绅却犹不自知,只因手中掌握了一张免死金牌。



朝廷重用武穆王,甚至给了他诸多荣耀,是因武穆王能稳住北境的局势。



但与此同时,朝廷还派了宁常伯这个久经沙场,在山东平叛一役之中,与武穆王并肩作战的老将过来辅战,从表面上看,是因武穆王双腿残障,不能上战场,但实际上是为了,让常宁伯将来接替武穆王镇守北境。



实际上,是要削除北境藩治。



武将镇守北境,比藩王更令朝廷放心。



不得不说,皇上这一计实乃高明,算盘打得太精。



然而,武穆王身体突然恢复,无疑让皇上算计落空,皇上对武穆定北王器重的同时,也会更忌惮他。



士绅牵制武穆王,这是揣磨圣意的结果。



但在虞幼窈看来,这是作死的行为,制衡的局面一旦被打破,总有人会沦为利益下的牺牲品,周厉王一家是第一。



但前有周厉王被害惨死,殷怀玺绝不会成为第二。



这是殷怀玺对付士绅的最佳时机。



殷怀玺深知,要倒“士绅”,先要获得朝廷的支持。



需要瓦解朝廷对士绅的信任。



殷怀玺不动声色地开始布局,意图进一步地,瓦解三方制衡的局面,一方面故意在辽东一带,物资较为丰富的地区,大肆收容流民,积极助朝廷赈灾。



这是朝廷愿看到了的结果。



让世人看到了,在面对旱情时,朝廷不是束手无策,毫无作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表哥万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犹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犹似并收藏表哥万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