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里面支了碳火,暖融融地,不光准备了板栗,还准备了一些,殷怀玺之前从北境带回来的特产。



当然了,要论北狄的特产,当数各种牛羊,殷怀玺就带了不少。



但守孝期间不能食荤腥。



除此之外,北狄还特产许多蘑菇,最难得的要数猴头菇,有“素中荤”的美誉,蘑菇烤来吃,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虞幼窈吃了一阵子的药,嘴里面发苦,加之饮食素淡温补,总也提不起食欲,今儿换了口味,胃口一下就好许多。



一个负责烤,一个负责吃。



不知不觉,虞幼窈吃了不少东西。



如此又过了三日,虞幼窈大义捐助赈灾的行为,又在朝野上下掀起了一股捐助风潮。



这一股“赈灾捐助”的风潮,也彻底将内阁推到了风头浪尖上。



内阁紧急议事。



确定了赈灾日期,于十月初向北地各衙拨款,命其全力赈灾。



虞宗正没有如愿以偿,兼了巡按御史,去北地赈灾,原因是都察院有人上疏朝廷:“亲母去,孝子三年不远门!”



朝臣们纷纷附言。



虽然虞宗慎丁忧在家,但是同为“孝子”,守孝期间的一应规矩,理当谨守,方能显出孝道来。



虞宗正不能反驳,反驳就是不孝。



虞宗慎丁忧在家之后,虞宗正在朝堂上,也不复从前如鱼得水,直到这一刻,他才恍惚明白了,这么多年来,他能在官场上一往无利,有谢氏的钱财支撑了人际人脉,也有虞宗慎在内阁里,与他互相照应。



京中事毕!



远在泉州的谢府,得知虞幼窈病了,特地派了商船进京,要接虞幼窈去泉州小住。



老夫人才去不久,家里担心虞幼窈睹物思人,身体难养,就同意了。



族里也没有反对,只道:“承外家骨肉天伦之情,以慰思祖母之情思,这是人之常情,理该如此。”



有了虞府和虞氏族里的支持,原本一些不合礼数之处,也算周全了。



旁人也不会再拿什么“亲人逝,三年不远行”这样的话来苛责什么,法礼不外乎人情。



虞老夫人去世之后,虽然有族里,有二房帮衬着办丧事,可谁都明白,虞府两房是一早就分了家得,老夫人归了长房,丧事理应长房为主,二房为辅,族里只是帮衬,丧上的一应事,理该大房出面操持。



虞幼窈一个十三岁的姑娘,撑起了祖母的丧事。



丧事只办了三七天,可无论是做七,还是法事、宴客、作夜,也都风风光光地,没闹任何错漏,比许多媳妇子都要强。



没有谁会说她不孝。



百善孝为先,既全了孝义,世人便不会苛责。



如今又捐助北方旱灾,也全了一片仁德之心。



九月二十八日,谢府的商船进京了。



和虞幼窈关系不错的二老太太和宗长太太,特地从族里赶过来,帮助虞幼窈操持着离京的一应事宜。



不光如此,还带来了族里馈赠于她的一应东西,在原来的基础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表哥万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犹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犹似并收藏表哥万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