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城破的消息,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内,便传遍长安。</p>



对于那样一座雄伟坚城的失陷,长安百姓的第一反应是惊诧;</p>



——怎么会?!</p>



——怎么会这么突然?!</p>



最近两个月,也没听说云中城被匈奴人攻打,或是被匈奴人包围了啊?</p>



这怎么,‘云中受敌’的消息,还是和‘云中城破’的消息一起送来的?</p>



短暂的错愕之后,长安城周遭百里的范围,便尽为一股滔天怒火所占据。</p>



尤其是在‘云中都邮蔡延年临战而逃’的消息传出之后,舆论更是彻底被点爆!</p>



冷静一些的,或许会说蔡延年一颗老鼠屎,害了一锅汤;</p>



情绪激动一点的,更是根本不考虑现实情况,直接将整个云中城,都纳入了‘胆怯如鼠之辈’的范畴。</p>



不几日的功夫,类似‘奸诈胡商一人,诈开云中城门;不遇死战之卒,只见妇孺尸横’之类的童谣,便开始在街头巷尾传扬开来。</p>



最夸张的时候,连那些明明和云中城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人,都因为云中都邮蔡延年,而遭到了无情谩骂;</p>



至于原因,则仅仅只是因为这些人,和那都邮蔡延年是‘本家’,虽没有丝毫亲缘关系,但也氏‘蔡’······</p>



除了逐渐失控的舆论,朝野内外,也掀起了一场关于‘移民实边’的讨论;</p>



但针对边关城池可能存在的问题,却根本没有人能拿出太好的解决方法。</p>



也正是在‘云中城破’的消息传入长安之后的第四天,受到朝堂八百里加急诏书的太尉靳歙,也终于抵达了位于代北赵长城以外的军事重镇:马邑······</p>



·</p>



“陛下诏谕:云中都邮蔡延年,临战怯逃,坐失云中,更失云中军、民四万余;”</p>



“特令太尉信武侯靳歙,携诏以至马邑,云中都邮蔡延年,就地正法!”</p>



云中城北城门外,随着靳歙低沉厚重的诏书宣读声,‘坐失云中’的罪魁祸首蔡延年,被两名军卒押上前来。</p>



几乎是在蔡延年被摁趴在地同时,靳歙所在的点将台侧,也走出一名手持长柄铡刀的军卒;</p>



带那军卒来到蔡延年身边,就见靳歙缓缓抬起手,那军卒也几乎是以同样的节奏,将手中铡刀高高举起。</p>



而后,便是靳歙抬起手的勐然落下,军卒手中的铡刀,也不偏不倚的披在了蔡延年的后腰处。</p>



——一刀两段!</p>



看着眼前的血腥一幕,被聚拢在点将台,或者说‘刑场’周围的云中军、民,面上无不大惊失色;</p>



尤其是在蔡延年被砍成两段之后,仍用手向前爬动,却发不出丝毫声响的骇然神容,更是让围观众人惊恐的低下头。</p>



而在将台之上,靳歙却是漠然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就连军卒挥动铡刀的那一瞬间,都没能让靳歙哪怕眨一下眼。</p>



目光直勾勾看着在将天下挣扎、蠕动的‘半个’蔡延年,靳歙面上只一片说不清的冷酷!</p>



过了足足一盏茶的功夫,蔡延年才算是咽了气;</p>



而靳歙那双不带丝毫温度的冰冷目光,也随着靳歙缓缓抬起头,而从点将台前的两段蔡延年,缓缓移到了那上万云中军、民身上。</p>



准确的说,是‘故云中军、民’。</p>



目光阴冷的环顾一周,又深深凝望许久,靳歙才将手中的诏书再次摊开。</p>



“蔡延年所携而逃之云中军、民,背信忘义,不顾边关戍卒、军户之责,不战而逃;”</p>



“论制,治云中戍卒:坐失地、坐失城、坐失口,逢敌不战、卫城不戍!”</p>



“着云中边关戍卒,尽去甲胃、兵刃,褐衣髡(kun)钳,黥发长安!”</p>



“待战罢,斩弃长安市!”</p>



又一声低沉,却又极具穿透力的粗吼,人群之间,历史便有数百道身影瘫软在地;</p>



不片刻的功夫,人群中穿着军袍的戍卒,便被靳歙带来的关中兵马拎了出来。</p>



等待他们的,是一



件褐色粗麻单衣、用来发配犯人的脚镣,被剃的七零八落的秃头,以及,用墨水刺在脸上的‘囚’字。</p>



至于靳歙按照‘穿军装的就是戍卒’为参照,直接从人群中甄别,看上去似乎有些漏洞。</p>



万一这些人当中,有军卒穿了百姓的衣服呢?</p&a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大汉第一太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中丞佐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中丞佐吏并收藏大汉第一太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