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出身书香之户,祖辈三代皆未曾有参军入伍者,更无武勋分毫······”



略带遗憾的说着,阳城延终是摇头叹息着,对刘盈再一拜。



“陛下言:汉之公卿,无有不从军伍、身无武勋者;”



“故曾弘此人纵有大才,冶铁令一职亦出缺,陛下,亦至今不曾再迁曾弘······”



听到这里,殿内众人这才恍然大悟,旋即纷纷将赞赏的目光,投向御阶上的刘盈。



——这才对嘛!



战场都没上过的小毛孩儿,怎么能身居千石以上的高位呢?



真要发生这样的事,那这汉家,还叫汉家嘛?!



但很快,就有人发现了刘盈的意图,面容之上,也不由带上了些许凝重之色。



“陛下之意,于文举所纳之士,再行武举,以行甄别?”



见王陵一语道破个中厉害,刘盈也不在拐弯抹角,只沉沉点下头。



“然!”



“朕意:于明岁春再举考举,以取自天下之士中可堪一用者,为吾汉家之官、吏。”



“只此番,文考数算、政论之后,朕欲再加以‘武举’,以甄别所纳之士中,手不能提、肩不能挑之羸弱者,亦或父祖无有功于社稷,己亦无有武勋傍身者。”



“不知安国侯以为,如此可否?”



轻飘飘一语,便将问题又丢回给王陵,趁着王陵皱眉沉思的功夫,刘盈也不由暗自思索起来。



刘盈这个‘武举’,说白了,也根本不是后世,那只看身手选武状元的‘武举’。



真要说起来,刘盈这个武举,更像是后世新时代,在公务员考试之外,外加了一个体能测试;



除此之外,又加了一个关于“家族含‘红’量”“政治成分”的政审。



这样的‘武举’,表面上看,自是十分契合如何汉室‘尚武’的社会风气,以及‘善待功臣之后’的大环境;



而实际上,这样的安排,却无疑是给特权阶级,尤其是元勋功侯阶级打开绿灯。



——论‘有功于社稷’,谁能比得过这些元勋功侯?



——论‘身形魁梧’以及个人武力,谁又比得过这些自小吃香喝辣,还被家族重点培养的功侯子弟?



所以说白了,所谓武举,不过是刘盈给特权阶级,摆明了一个姿态:别说朕没照顾你们啊,看这一个个要求、条件,几乎都是为你们量身打造的!



要是这样,都还有算数算不明白、政论说不清楚,甚至通不过‘武举’的纨绔二代,那也怪不得刘盈不讲情面了。



再退一万步来说:就算真有这样的极品,那刘盈也完全可以将其‘荫为郎’,收进宫中养着就是了。



每人每年几百石的俸禄,刘盈也还是出的起的。



很显然,王陵也看出了刘盈的这层用意,只片刻之后,便有些眉开眼笑起来。



“陛下于文举之外另行武举,以正国朝尚武之风,臣,谨为天下贺!”



“陛下慧眼如炬,明见万里,正汉尚武之风,臣等,谨为天下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

章节目录

大汉第一太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中丞佐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中丞佐吏并收藏大汉第一太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