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之上,也悄然涌上些许感怀之色。



“便说前岁,关中稍旱,秋收之后,米石作价千八百钱。”



“然自汉九年秋八月之石千八百钱,至去岁,即汉十年春三月,半岁之功,粮价便已涨至石二千四百余钱!”



“春三月石二千四百钱,夏四月石二千六百钱;至秋七月,即太上皇驾崩,关中秋收在即之时,粮价才自夏四月之二千六百钱,缓降至整二千钱每石。”



“及秋收,关中民售粮于商时,米石作价千五百钱;后又徐涨至今,作价石千八百钱······”



听着吕释之这一番解释,刘盈面上恼意,终是一点点化为实质。



“越近秋收前后,价便愈低······”



“此岂不粮商刻意为之?”



说着,刘盈的眉头也是紧紧拧在了一起。



“秋收后,乃粮商购粮于民,价低;春夏,民青黄不接,乃民购粮于商,价高。”



“——此,莫不粮商恶贾刻意为之,低买高卖,以残剥农户?!”



刘盈一声稍待怒火的斥问,也是惹得吕释之稍待愧意的低下了头。



就见刘盈稍一思虑,便又追问道:“既如此,秋收之后,民为何还将农获之粮,售与如此恶贾?”



“自储于家中食之,岂不更合算?”



勉强按捺住胸中怒火发出一问,刘盈面上,已是尽显怒意。



吕释之话里的意思,刘盈听得明白。



——秋收之后,百姓留下一部分粮食,剩下的,都会低价卖给购粮的商人。



次年,百姓又会拿这笔卖粮换来的钱,用高出不止一点半点的价格,重新将卖给商人的粮食买回来,用作家里的吃食。



这一进一出,农民劳苦耕作一年所得,便被粮商轻而易举的分走一小半,甚至一大半!



——从农民手里买粮的时候,价格高低,自是粮商说了算;到卖粮给百姓的时候,粮价,依旧是粮商说了算!



这里面,可操作的空间,简直可以说是海阔天高!



很简单的道理:秋收了,我出一百钱买你粮食,你卖不卖?



你不卖,我跟同行们一串通,你这粮食别想卖出去!



过几个月,还是你一百钱卖给我的这些粮食,一千钱卖还给你,你买不买?



不买?



爱买不买!



我跟同行们打声招呼,不买,饿死你全家!



而这个商业模式,在后世有一个更加通俗易懂的名称。



——垄断!



通过垄断市场掌握物价,从而无限压低成本、无限拔高售价,以获得近乎无限的利润!



可刘盈很难理解:粮食,究竟是如何被垄断的?



低价卖出去,又高价买回来——直接不卖,自己留着吃,不就好了?



刘盈觉得,自己应该是遗漏了什么至关重要的点。



——让百姓只能将粮食卖给粮商,而不是留在家里食用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大汉第一太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中丞佐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中丞佐吏并收藏大汉第一太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