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对于公国朝堂而言,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下个月的女帝登基大典。



西宫对于女帝的态度,是绝对抵触的,但是皇帝和东宫都很支持,这才推动了整个事情的进展。



这件事情是大事, 办的好,以后入了女帝的法眼,升官加职都不是问题。



当然了,这种场面上的好事,也轮不到元霄。



考古事情结束之后,他低调一段时间。



然后就是天文台的朔望天文望远镜,已经完全竣工。



元霄回来, 首先主导的就是这件事情。



毕竟关于朔望天文探索计划, 元霄是立下军令状的。



整个项目, 得到了科技部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



设备安装完毕,接下来就要进行实际的展开。



元霄主持会议,参与的还有中科院副院长周正毅、科技部部长冯博昱、教育部副部长东方宸谦,以及其他中高层。



要展开天文探索,首先要将目前世界对天文学的水平,做一个梳理。



这个报告,当然由科技部的专业人士进行说明。



“众所周知,我们新大陆的历史,是223年,这指的是有历史记录的,而这之前,并没有完整的官方资料。



或者说也许有资料,但是保留在帝国手中,没有对外公开过。”



帝国是人类移居新大陆后第一個成立的国家,等于说是继承了前文明的所有遗产。



不过目前看,这个遗产并不丰富, 文明科技存在极大的断层。



“这两百多年,我们的科技,绝大部分依赖的是考古,包括生产应用技术,当然也有一部分来自二次研究开发。



这里要注意的是,所有科技领域内,天文学是最薄弱的一项。”



原因很好理解,生活上,对于外太空的需求,并不是绝对强烈。



比起什么遨游宇宙,这个世界的人类,更关注的是如何更好地在新大陆生活下去。



“当然了,也许和前文明也有关系,我们考古中得来的天文学方面的科技,基本上接近于没有。



涉及到的卫星、望远镜等等,也都是遗留下来的继承。



望远镜的话,可以说以前从来没有制造过,我国的朔望是第一台自己制造的。”



这就是为何当初很多人反对的原因,望远镜考古挖出来的不少, 就目前的科技水准看, 足够使用了。



毕竟很多领域的科技还不完善, 人们并没有太多的精力, 去关注外太空和宇宙的世界。



“此外卫星技术也是,目前世界上还在运作的卫星,一共有十二颗,其中帝国保有六颗,其他三大国家各自保有两颗,城市国家则没有。



卫星对于世界,目前最大的应用是部分信息的传递,以及导航的使用,至于其他功能,还处于待研究状态。



另外,根据使用年限推算,最多再过二十年,这些卫星恐怕也到了无法使用的地步。”



两百多年,这还是前文明高科技的结果,否则哪里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我有一个全时空英灵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明镜不止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明镜不止水并收藏我有一个全时空英灵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