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函谷关后,秦霄并没有在短时间内展开新一轮的扩张,仅仅只是调拨了十万大军驻扎在函谷关,摆出一副严防死守的姿态来就算完事。



关外的诸侯内部矛盾愈发的尖锐,试探性地进攻了几次,见找不到什么机会,便没有人再提攻打函谷关的事,反而将注意力放在了扩张自身势力上面。



因为秦霄的突然出现,导致很多的“历史”发生了变化。



比如袁绍、袁术提前了足足一年占据洛阳。



但又有些“历史”,依然按照原本的轨迹进行。



先是韩馥为了防备袁绍,减少了对联军的粮草供应。



原本就一盘散沙的诸侯联军顿时四分五裂,一大半人借着“粮草不足”为由撤军,回到各自的地盘上。



刘岱与桥瑁这一对“冤家”又一次打了起来,桥瑁再一次被杀,东郡落入刘岱的控制之中。



孙坚和袁术、曹操和徐谦等历史上的“对头”,似乎也依旧延续着某种惯性,开始针锋相对。



但真正的大变出现在八月底,一个比历史上早很多的时间。



袁绍以“相隔关塞,不知献帝是否平安”为由,提出立幽州牧刘虞为帝。



此举,直接导致讨伐董卓的诸侯联军分裂。



以曹操为代表的反对派,几乎当场和以袁绍为首的“拥立派”打了起来。



虽然因为刘虞主动拒绝拥立而没能打起来,但联军也无法再维持下去。



袁绍在设计夺取冀州,自封冀州牧之后,第一个带兵返回自己的领地,二话不说便挥军北上,试图在公孙瓒反应过来之前夺下幽州。



有了带头的,众多诸侯也纷纷离开,回到自己的地盘上。



弱肉强食、割据乱战的三国时代,也提前了足足一年,便拉开了序幕。



……



关中,秦霄并没有去管外界的事,只是吩咐贾诩仔细收集情报之后便不再过多的关注。



下一阶段的重点,一是关中内部的发展,二就是往凉州和关外方向的扩张。



另外,由于高顺已经效忠于自己,秦霄也打算将组建【陷阵营】的计划提上日程。



陷阵营是七阶兵种,步、骑两用,可以做重装步兵,也可以做重装骑兵。



当然,作为七阶超凡兵种,陷阵营对兵源、装备、补给方面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



单单只是装备,就要求达到紫色品质的重甲和长刃类兵器。



重甲和长刃类兵器本身对材料的耗费就大,还要求紫色品质,意味着光是装备成本,就会非常恐怖。



一名【陷阵营】士兵的装备成本,差不多相当于六阶重装步兵的二十倍以上。



7000陷阵营,单单只是装备方面的耗费,就相当于十几万大军。



另外,由于是“超凡”军队,必然是要修炼超凡力量的。



【陷阵营】修炼的功法倒是比较的“普通”,是一门名叫《陷阵决》的军中功法,属于武技内功类。



而且只要求修炼到“入门”水平,就算是达到了最低的要求。



但,仅仅只是如此,就需要备选的士兵至少拥有修炼内功的资质,还要耗费大量的药材来维持练功的消耗等等。



总体上算起来,七千【陷阵营】,花费恐怕不亚于二十万大军,这还不算战马。



能满足七阶重装步兵需求的战马,秦霄手中根本凑不出来,想都不用想。



至少要到攻占了凉州,获取这片广袤的马场之后,才有资格考虑将【陷阵营】骑兵化的问题。



秦霄手下,现在已经有了四十五万大军,对财政的耗费本身就很高。



若是再养上七千陷阵营,对财政的负担就太大了。



靠着库存的资源,勉强能练得起,但日后的维护开销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现在光靠关中地区的收入,秦霄勉强养得起目前手头上的四十五万大军。



再多,就只能动用库存的钱粮物资储备了。



综合考虑了目前的财政负担之后,秦霄选择先练三千【陷阵营】,作为攻坚的箭头部队来使用。



【陷阵营】的训练周期长达三个月,这还是在高顺的【练兵大师】特性加持之下的数字。



【练兵大师】:由高顺完整主持新兵转职训练时,新兵转职周期缩短25%,转职完成后额外获得基础体质+3属性修正。该效果仅对冷兵器时代陆战兵种有效。



如果没有这个特性,【陷阵营】的成军时间就要达到四个月以上。



不过,无论是三个月还是四个月,区别都不算大。



反正肯定赶不上对凉州佣兵的计划。



在彻底稳定了函谷关,平定关中内部之后,秦霄召集各个心腹手下,讨论出兵西凉的问题。



“主公……”



李儒这段时间和商鞅一起主持政务,对内政方面的事情非常敏感。



听到秦霄打算出兵西凉,首先考虑的不是打下西凉有什么好处,而是想到了一个难题:“此时已经是九月,再过不到一个月,便是小麦播种的时间。此时兴兵,是否会对农事有所影响?”



关中种植冬小麦,播种时间就在十月份。



(注:农历换算太麻烦,大部分读者看起来估计也别扭,涉及季节、时间的一律按照公历来算。至于因为这一点出现的什么bug,问就是平行世界。)



李儒担心,这个时候大举兴兵,会对农事造成影响。



一旦影响了耕种,来年的收成可就不好保证了。



李儒的担心不无道理,这个年代的战争,如果是小规模的战斗倒也还罢了,任何大规模的战争,除了调遣大军之外,也都免不了征发大量的民夫壮丁。



出动二十万大军远征,至少就要同等甚至两倍数量的壮丁来运送粮草辎重。



一旦大量劳动力被征用,对农事肯定是有很大影响的。



“这方面不用担心,关于征发民夫壮丁的事我另有安排,不会影响农耕。”



秦霄对这方面当然有所准备,他不打算征用领地内的平民百姓,而是直接用神秘基地召唤一批壮丁来做运输粮草辎重的苦力活。



就算征调四十万民夫,也就是两天的人口额度罢了。



有神秘基地在,对于基础劳动力,只要有一定的缓冲时间,肯定是不会太缺的。



真正缺的,是拥有多种特性加成的“高质量人口”。



至于普通的基础劳动力,不说想要多少有多少,但也不会相差太多了。



秦霄没有细说,含糊其辞了几句,带过这个话题,看向岳飞:“战事方面,由你负责,没问题吧?”



虽然麾下能够统兵的大将不少,但秦霄最信任的,始终还是岳飞。



跟随秦霄的时间早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岳飞这个人,你永远不用怀疑他的忠诚。



而且在个人能力方面,岳飞也绝对属于最顶尖的水准。



等级,只能代表属性、技能方面的强度,但调兵遣将、排兵布阵等等无数的细节,并不单单只是等级就能体现出来的。



当然,如果是两个同样顶尖的统帅,那么等级的重要性还是很高的。



但现在,张辽还没有成长到巅峰,比起岳飞来,虽然在技能方面有一些优势,但经验的差距,还是让他实际能发挥出的水准要比岳飞略差一些。



若是未来成长起来,或许靠着等级上的优势,会比岳飞更出色也未必。



但现在,一来是能力上不如岳飞,二来,没有立下什么功劳,直接提拔张辽作为主帅也会难以服众,因此,秦霄的首选依然还是岳飞。



“末将遵令!”



岳飞并未做什么承诺,只是非常郑重地接受了秦霄的任命,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说。



他这样的态度,反而更加让秦霄放心。



若是岳飞提出一大堆问题,表示他对这一战并不看好。



而若是什么都没有说,则意味着胸有成竹。



至于拍着胸脯保证必然在多少多少天之内拿下某某战略要地,几日之内干掉某某军阀等等,诸如此类的空话,以岳飞的性格是说不出来的。



比起口头承诺,他更喜欢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



“贾诩,随军做个军师,没问题吧?”



秦霄看向贾诩,看着他有些孱弱的身体,微微有些担忧。



这个时代的文人,身子骨普遍不会特别好。



何况,贾诩的年龄也不小了,四十多岁,以这个时代的平均寿命来说,已经接近“老年”。



长时间的军旅生活,对人的健康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如果身体不够硬朗,说不定就会大病一场,甚至一病不起也有可能。



原本历史上,郭嘉就是在长途行军的过程中操劳过度,加上水土不服而病逝。



“主公放心,臣的身体无碍。”



贾诩露出感动的表情,连道:“臣虽年龄不小了,但身体也算不错。这次征伐凉州,依臣之见,不会花费太长时间,顶多两三个月,想来是不会有什么大碍的。”



“哦?”



秦霄一听贾诩这话,立即露出好奇的表情:“你认为这一战会在两三个月内结束?”



“倒不是臣有这把握,而是因为,如果不能在两三个月内平定凉州,等到冬季来临,严寒之下,我们就不得不退兵。”



贾诩解释道:“凉州地处西北,冬日严寒难耐,不适合行军作战。因此,无论如何,我军必须在第一场大雪降下之前,就要大体平定凉州的局势。最起码,也必须击溃韩遂、马腾的主力,为来年再次进兵打好基础。”



秦霄立即意识到,自己忽略了气候的问题。



此前的副本过程都太短,秦霄并没有经历过冬季战争的事情,因此并没有意识到季节、气候对作战的影响。



尤其是这个时代,物质条件相对较差,严寒对于大军的影响是非常恐怖的。



凉州地处西北,冬季最冷的时候往往能达到零下二十度左右,这样的温度,如果没有足够有效的保暖措施,足以把人冻成一坨冰坨子。



现在是九月,最晚到十二月,若是没能完成攻略凉州的任务,单单只是天气,就会逼迫秦霄不得不退兵。



这样算起来,留给秦霄的时间其实是非常紧张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全球领主游戏:百倍人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麻辣涮牛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麻辣涮牛肚并收藏全球领主游戏:百倍人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