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抛开战场环境、攻防形势等等细节,单单只从兵种对抗的角度来讲,以骑兵制衡骑兵,是最简单,也最直接的办法。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汉武帝北伐匈奴,就是以骑兵破骑兵。



你有骑兵,但我的骑兵不但数量更多,而且比你的骑兵更强,自然能将你按在地上揍。



但,要做到这一点,却要求骑兵的数量、质量,都要强于敌人,最起码要达到持平。



马腾、韩遂原本是阎忠的部下,在阎忠死后,他的部下开始争权夺利,经过长达一年多的争斗,最终由阎忠、韩遂两人胜出。



这个世界的“历史”更偏向于演义,马腾和韩遂并不是像正史中那样没什么关系,而是和演义中类似,属于互相背刺不断的“好基友”。



不过,或许是由于“半神化”的原因,一些细节也与演义中不是完全吻合。



秦霄记得,在三国演义当中,韩遂、马腾加起来,兵力也就十万出头,还不是全员骑兵。



但在这个世界,根据董卓遗留下来的情报来看,两人各自有十万凉州铁骑,兵力非常的恐怖。



加起来,就是二十万骑兵,哪怕其中重骑兵的比例可能不会太高,但轻骑兵的机动性,反而更加有利于快速攻击敌军的薄弱处。



如果光是凭借步卒远征,很容易被对方利用骑兵超高的机动性切断后方运输通道,风险极大。



但,若是以骑兵对骑兵,秦霄手中的兵力,又显得有些不足。



“主公。”



听到秦霄有意攻略凉州,贾诩劝说道:“我军骑兵规模严重不足,若要攻打西凉,恐怕难以一举建功,反而容易陷入泥潭之中无法自拔,此举风险太大。臣认为,主公应当大肆征召壮丁,先练出一支百战精兵,再徐徐图之。”



虽然没有明说,但贾诩话里话外的意思,无非是秦霄所掌握的兵力不足,攻打西凉的风险过于高了。



这个问题,秦霄和岳飞、商鞅、李儒都分别讨论过。



几人都反对立即出兵西凉,认为应该先休养生息,积蓄实力和兵力。



这次询问贾诩,也只是心有不甘罢了。



见贾诩也同样反对,秦霄叹了口气,看来,短时间内想要拿下凉州,确实不能算是“最优解”。



“也罢。”



秦霄摇头道:“既然如此,那就先安稳内部,待到新军练成,再做打算。”



平定了关中内部,成为事实上的“一方诸侯”之后,秦霄在副本停留的时间已经延长到了一年半。



如今才过去不到三个月,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可以谋划。



只要在一年内拿下函谷关、西凉,控制整个雍州和凉州,副本停留时间就可以再次延长。



虽然这个时间,不能说宽裕到可以随意浪费的地步,但也不算太过紧张了。



秦霄计算了一下,按照现在的人口额度,如果全部以标准的只带【赳赳老秦】特性的兵源来算,每月可以获得六万六千名新兵。



当然,不可能只练兵不管其它,工匠、官员、底层军官,乃至于普通的民夫等等,都需要适当招募一批,也要占据不少的人口额度。



实际平均下来,每月能有四五万新兵,就算是不错了。



目前秦霄手中有二十七万兵力,可惜骑兵的比例不高。



高质量的骑兵兵源,就不是一个【赳赳老秦】特性能够满足的了,还需要加上【骑乘精通】等几个特性。



不过这些特性占用的人口额度不算多,加起来也就20到30之间,再加上占用100额度的【赳赳老秦】,实际召唤的兵源数量也就减少大致四分之一左右。



目前积累的人口额度,足够召唤四万多名骑兵兵源,再积累上半个月,就能凑足六万人,将骑兵的数量补充到目前所能支持的最大。



当然,这还没算上练兵所需要的时间。



这还仅仅只是骑兵。



目前步兵有二十五万人,规模已经不低,但在财政和粮草能够支持的前提下,秦霄打算将步兵军团扩张到三十万左右。



三十万步卒,配合八万骑兵,只要不多线开战,这样的兵力已经完全够用。



再加上招募工匠,打造装备等等,秦霄计算了一下,至少需要三个月到四个月的时间,才能初步完成这一阶段的扩张。



三四个月后,秦霄早已要将重心转移到函谷关,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再去分心关注什么西凉。



真正攻略西凉的时间,恐怕要大大延后了。



想通了这一环,秦霄心里暗叹一口气。



“西凉的事先放一放,不过情报搜集不能放松,我们不打他们,但也不能给他们背后捅刀子的机会。这件事就交给你了。人手,资金,需要什么,直接去找商鞅和岳飞。”



秦霄说了几句,话题一转,又问道:“吕布,华雄这两人,和你关系如何?”



“吕布,华雄……”



贾诩迟疑了一下,实话实说道:“臣在董卓麾下时,一向不太与人亲近,和两位将军虽然认识,但也不过是点头之交。”



“李儒和他俩关系好像也不太好……”



秦霄有些头痛。



函谷关对整个关中地区来说非常的重要,必须要控制在手上。



吕布、华雄两人没有自己的地盘,虽然有精兵强将,但却缺乏后勤补给。



根据秦霄所掌握的情报,估计函谷关内的存粮能坚持半年左右。



但实际上,以他们现在的形势,必然不可能拖到粮草耗尽才选择某一方投靠,估计三四个月,就会做出选择。



秦霄当然不希望吕布、华雄倒向关外诸侯。



但,想要招揽这两人,一方面是不太放心吕布、华雄的性子,另一方面,也没有合适的“说客”。



李儒对秦霄坦言,他和吕布、华雄的关系并不好,甚至还有过一些不算大的矛盾,并不是做说客的最佳人选。



贾诩也和两人没什么交情。



至于李傕、郭汜等人,那就更不合适了。



当初他们在董卓麾下的时候,就互相争权夺利,矛盾不小,要是派这几个人去劝降,说不定要当场打起来。



“主公若是要劝降……”



贾诩犹豫了一下,才说道:“臣可出使。虽然臣与华雄、吕布并无交情,但华雄与臣同为关西出身,勉强也算得上老乡,多多少少能说上几句话。”



“咦?华雄也是凉州人吗?”



秦霄有些惊讶,他还真不知道华雄的“老家”在哪。



“不是凉州,是关西。”



贾诩强调了一句,又说道:“当然,距离凉州也没多远就是了,所以臣才说,臣和华雄勉强称得上老乡,能攀得上关西。”



“原来是这样。”



秦霄虽然依旧不太明白,但还是不懂装懂地点了点头。



这种细枝末节的事情,没必要追究得太清楚。



既然贾诩这么说了,秦霄当然相信他能把事情办好。



以贾诩的性格,若是没有几分把握,是不会主动请缨的。



扫了一眼面板,贾诩的忠诚度依然维持在八十多点,这是一个可以信任的数字。



想了想,秦霄开口道:“既然你有把握,那就交给你了。不过不用现在就开始劝降,我们练兵、扩军也需要一些时间。”



贾诩明白秦霄的意思,谈判,是需要兵力作为底气的。



一轮扩军结束之后,面对吕布、华雄的时候,底气也能更充足。



对于这个决定,贾诩当然不会反对,不过却还是提醒道:“主公,函谷关一事,最好能在三个月内有个结果。若是拖得太久,难免出现变数。”



贾诩这是在提醒秦霄,不要拖得太久,以免让吕布、华雄倒向了关外的诸侯联军。



秦霄不清楚吕布、华雄的想法,不过这些细枝末节都不重要。



真正关键的核心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函谷关必须牢牢控制在手中。



这也是整个秦霄集团的共识。



保证函谷关的控制权,才不会让秦霄龟缩在关中之地,变成聋子、瞎子。



同时,也能够借助汉献帝的名义,号令那些对汉室依旧保持相当程度忠诚的诸侯,以及招揽人才。



而如果无法将函谷关控制在手,这些就都成了空谈。



政令发不出去,外边的人也进不来,这还玩个桃子。



以眼下的局势来说,要控制函谷关,时间,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



“放心。”秦霄自然不会不清楚这个问题,当即道:“不会花费很长时间的,最多一两个月,你就可以出发了。”



顿了顿,秦霄又补充道:“有些事光是说你未必能理解,有空可以多去军营看看岳飞是怎么练兵的。和其它诸侯相比起来,我最大的优势并非熟悉‘未来’,而是练兵扩军的效率。”



听秦霄这么说,贾诩也好奇了起来,点头道:“臣有空的时候,会和岳将军交流一番。正好,臣对兵事也颇感兴趣,原本就要向岳将军请教。”



……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便又是两个月过去。



两个月时间里,秦霄彻底稳定了关中内部,将京兆三郡完全控制在手中。



这期间,发生了一件大事。



老臣皇甫嵩,在董卓当政期间,领兵三万驻扎于扶风郡。



之前,秦霄一直忙于应对董卓,没有功夫搭理他。



终于腾出手之后,秦霄借着汉献帝的名号,召皇甫嵩“进京”。



根据情报,后者手下的谋士劝谏他不要奉诏,以防有陷阱,不过皇甫嵩并未听从谋士的警告,没有带兵,只带了少量护卫,“孤身”进入长安。



对于皇甫嵩这位汉室的老臣子,秦霄是有几分尊敬的。



作为汉末三杰之一,皇甫嵩在军事方面的能力,也处于这个时代的顶尖水准。



不过,皇甫嵩毕竟年事已高,没有几年好活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皇甫嵩大致就是在五六年后病逝。



对于这样一个活不了多久的老爷子,秦霄当然不会设下陷阱去杀他。



没什么好处不说,还要平白背负恶名,完全划不来。



至于招揽皇甫嵩……



秦霄猜测,游戏系统应该是有延长寿命的方法的,而且还不止一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全球领主游戏:百倍人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麻辣涮牛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麻辣涮牛肚并收藏全球领主游戏:百倍人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