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贯穿一袭青灰色儒衫,进来后恭敬施礼,在一侧入座。



后世的评价中,李牧不仅是战国四大名将,且一生未尝败绩。



有军事家称其统兵打仗的能力,是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



尤其是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华夏战争史上,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



李牧旁边坐着的廉颇与其齐名,军事才能,功绩,两者也都不相伯仲。



李牧对面坐着的王翦,则是秦继白起之后,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材,是秦灭六国的最大功臣。



王翦一生征战无数,智而不暴,勇而多谋,在杀戮无度的战国时代尤为可贵。



王翦下首坐着尉缭子。



他更是兵家大成的宗匠,他著录的《尉缭子》问世后,受到历朝历代,诸多统治者和兵家的重视,很早就传到日,朝等各国,被尊为谋圣,兵家翘楚。



蒙骜,他是秦军白起之后,而王翦之前这个阶段的中流砥柱,军中柱石。



蒙骜是个学习总结型的将领。



论天赋他或许不如以上几人,但一生百战,作战经验丰富,稳扎稳打。他总结的兵策经验,兵法最是扎实,军阵应用娴熟无碍。



赵淮中环视这几位大将,眼神微微发亮。



眼下的秦军大将,已经初步具备了他当初所说,要五个王翦这一等级将领的规模。



当然,离期许的还差了那么几个人。



比如说白起,比如说汉初的天下第一名将。



王翦等人到来后,吕不韦,李斯,韩非,张苍等人也都陆续进来,各自落座。



赵淮中收拢思绪,对众将道:“朕让众卿回去整理兵策,众卿梳理的如何?”



几位将领皆恭敬回应,都取出各自备好的兵策等书卷,让内侍呈给赵淮中查阅。



他们都是兵道大家,又同在秦皇麾下。



这次兵策研讨,无形中还带着点较量高下的意思,人人竭尽全力,精心准备。



赵淮中逐一翻阅查看众将呈上来的兵策。



书房里,静谧无声。



赵淮中一边查看群臣所献兵策,一边道:“朕也整理了古今兵书的三十六种方策,众卿来帮朕看看,可有疏漏之处。”



刘琦当即把赵淮中书写的三十六策拿出来,先送给将位首席的王翦。



Ps:有小伙伴问群:2160、84723,欢迎;



求订求票谢谢(4/4)

章节目录

朕又突破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老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老告并收藏朕又突破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