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高度重合,经得起历史的验证。



比如说他首先提出了以经济为基础的战争观。



认为治国的根本在于耕织,“非五谷无以充腹,非丝麻无以盖形。”



国有储备,才能打胜仗。



即使万乘之国,也要实行农、战结合的方针,方能百战不殆。



赵淮中掌王权后,施政治国的方针,和尉缭的主张彼此呼应。



历史上,始皇对尉缭非常礼遇,赐尉缭日常穿戴和自己一样,也就是他做衣服的时候,会给尉缭也做一身,材质相同。



尉缭见他,甚至不用行君臣之礼。



可见始皇对尉缭的看重。



两人间的关系非常有意思。



尉缭后来不愿意在大秦干了,想翘班。



原因是他认为始皇胸有山川之险,怕在始皇身边呆久了,被整死。



很多兵道大家都善于观势,通晓面相。



尉缭亦如此,他此刻见到赵淮中,眼前的大秦之主天庭饱满,鼻梁挺拔,坐如劲松,其目光凌厉,更有真龙之气加身,蕴含吞天之相。



赵淮中的气息之厚重,与天地相合,深不可测。



尉缭不由心折,施礼后老老实实的跟着李斯来到一旁的矮席入座。



赵淮中对其颇多考较之意,当即与尉缭展开攀谈,直白询问其治国治军之策。



尉缭主动入秦,早有准备,侃侃而谈。



他认为目前秦棘手的问题在于,既要避免剩下几国不再“合纵”,又要避免被妖族所乱。



如何能做到让秦以千钧之势,迅速制服几国,统一天下,避免过多纠缠,以免消耗国力是关键。



这种看法,和赵淮中高度一致。



尉缭又提出离间之策等具体方法,来遏制剩下三国和妖族,可帮助大秦更快完成一统。



他还提出,当前秦国的另一个严峻问题,就是战将如云,猛将成群。



但真正谙熟军事理论的军事大家很少,靠谁去指挥这些只善拼杀的将领?如何在战略上把握全局,制定整体的进攻计划?



这些事,不该让一国之君亲力亲为。



这人拿自己当诸葛亮,摆明了想来我大秦当太尉…赵淮中有些好笑的想。



他掌权后,高度君主集权,太尉一职,基本处于空置状态。



当然了,也是因为没有合适的人选。



历史上,但凡高度集权的君主,太尉这种职务都是被无限削弱的,没有哪个君主会放心把军事大权交出去。



总体来说,赵淮中对尉缭相当满意。



不独是其才学见识,单单是他双料(纵横、兵家)先天圣人的强大力量,就不容错过。



在赵淮中的眼里,能看穿尉缭体内,以气机演化出两部简书,一为兵策,一为纵横术。



两门修行之术,都达到圣人二境巅峰,随时可能破入三境圣人层次,着实让人惊艳。



交谈后才知,尉缭这些年是在周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章节目录

朕又突破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老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老告并收藏朕又突破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