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元口罩厂的会客室,托马斯.米勒和柳青就口罩采购问题进行了一场一个多小时的商谈。



带着米勒过来的商务局的人并没有参与进来。



米勒已经见过了天元口罩厂的各种生产资质证明,也带着业内专家去生产车间考察到,确定了天元口罩厂生产的口罩具有出口到他们那边的资质和质量,也就和他谈起了采购的问题。



那边急缺口罩,想要采购口罩的不只是他一家,他也猜想得出来,想要来天元口罩厂采购口罩的也不只是他一家。



只要能够采购到口罩,运回去,肯定能赚钱。



那边疫情爆发,是一个危机,对于他们这样的跨国集团来说,也是一个赚钱的机会,竞争对手不会少。



只不过他来得快一点而已。



他没有时间和柳青慢慢的磨。



所以开门见山,表达了自己想要采购口罩的意愿。



当然,他也坦白天元口罩厂不是他唯一的选择,还会给鹏城另外几家大的口罩厂接触。



除了那个原本生产电池的厂商外,还提到了徐波和年奉炎合作的那一家口罩厂。



——那一家口罩厂早已经投入生产了,一天的产能就有大几百万个。



如果不是受限于原材料不够,一天产能能够开到一千多万个,也算是一个大生产商了。



这只是鹏城一个地方。



别的地方新建的口罩厂也很多,虽然产能没有这么夸张,但是,加在一起就很吓人了。



米勒表示,他希望能够在鹏城这个地方解决采购的问题,可是价格谈不拢的话,他也不介意去别的地方再看一看。



对于他的这种说法,柳青也只是笑一笑。



这段时间投入到口罩行业的资金确实挺多的,产能也已经开始爆炸了,现在全国一天的产能已经达到了两三个亿——这还只是官方统计的数据,实际上还有一些产能根本就没有报出来。



在柳青关于未来的记忆里,这一年国家出口的口罩一共有两千多亿个,产值达到了三千多亿人民币。



其中医用口罩就有六百五十亿个。



国内的不说,光出口就是那样一个巨大的数字,每天的产能可以想象会有多高。



不过,目前而言,具有出口资质的口罩生产商没有几家。



有的国家对生产标准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只要是口罩就可以了。



可是米勒他老家那边,一大片市场,都遵循着一个统一的标准,没有通过那个标准,取得相应的出口资质,就没有办法使用。



哪怕是把口罩运过去了,也不能上市销售。



很多新投资的口罩厂一开始根本就没有往那方面想,他们想的就是国内市场,觉得国内市场就可以让他们吃饱了。



至于国外,他们开始投资的时候,国外都没有什么疫情,没几家愿意把精力花在那上面。



哪怕是徐波和年奉炎投资的那家口罩厂,在柳青的提点之下,一开始就做了那样的准备,现在也还没有获得相应的资质。



在柳青的记忆里,当时就有很多口罩运过去,却因为没有达到对方的标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重生从不做备胎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故园三千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故园三千里并收藏重生从不做备胎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