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她拉到一边,道:“妹妹别怕,有姊姊在呢,他休想欺负你!”



不知何时,这姐妹二人竟然相处的不错,联合在一起对付高顺,要不是冯小怜比较胆小,高顺估计要哭。



无奈地摇了摇头,掀开帘子看了看,马车已经到了上党县内,有农民在地理播种,孩童在草地上放牛。



漫山遍野的野花,让李姝菡眼前一亮,她回头望向高顺,回想起二人第一次拥抱。



高顺也明白她的意思,让马车停下,和冯小怜扶着李姝菡下了马车,向草地上走去。



看见有马车停下,又下来几位贵人,牧童好奇地看着几人,没我丝毫畏惧。



齐国虽然等级分明,但不允许欺压百姓,其他州郡不一定,但在邺城附近没人敢。



田里的老农抬起头,连忙招呼牧童,孩子们无所畏惧,但他们却知道规矩。



“小童,哪里有酒家啊?”



牧童抬手指了指村子道:“村子里就有。”



“哦。”



高顺笑着吟诵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雨纷纷?这也没下雨啊。”



李姝菡看了看天,阳光明媚的,冯小怜噗嗤一笑道:“公子这是说清明,已经过了呢,那天确实下雨了。”



李姝菡:“哦。那个村子叫杏花村么?”



牧童:“不是,叫大黄村。”



农民:“大牛,回来!”



高顺:“……”



高顺只不过想显摆一下,结果被几人一打岔,意境顿时没有了,他倒是想清明出来的,但李姝菡受凉了怎么办。



冯小怜从马车里取出毯子,扶着李姝菡坐下,侍卫拿出食盒,取出里面的糕点。



望着春日的景色,高顺也觉得心情不错,尤其是这田园风光,真有点桃花源的感觉。



“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吧,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隆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红莲素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红莲素心并收藏隆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