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就可以世代交好了。”



上次的战争,断绝了两国的来往,陈叔宝为此还上书,希望和齐国重新和好。



可陈顼勃然大怒,还叱责了他一番,将陈叔宝禁足东宫反省,还禁止他与外界联系。



所以高顺的事他过了很久才知道,竟然还替高顺高兴,他天真的以为,高顺是真心为他好。



朝堂上,陈顼道:“齐帝御驾亲征,长驱直入,如天神下凡,兵临长安城下,救走了太子高顺丰。



而我国都城距离边境如此之近,若高长恭故技重施,我国改如何应对?”



大战之后,各国都在休养生息,可越是这个时候,也越是机会。



所以得知长安出事后,陈国在建康附近驻扎了大军,生怕高长恭一时兴起,挥兵南下。



徐陵站出来道:“陛下,我朝立都建康,早先有两淮之地作为屏障,建康自然安枕无忧。



可两淮之地失去后,建康直接暴露在齐国兵锋之下,虽有大军驻守,却也难保万无一失。



臣建议迁都东扬州,远离边境,这样可保天家安危,将士们也不用太忧虑。”



徐陵说完,很多大臣纷纷点头,觉得这个建议不错,他们实际上早就想走了。



“一派胡言!”



这时淳于量忽然站了出来,之前的北伐他作为主将,本来想集中力量夺回两淮之地,可陈顼没有禁得住诱惑,分兵去围剿高顺去了。



这样一来,他这边兵力不够,被斛律光压着打,要不是齐国投鼠忌器不敢冒进,恐怕真就打到建康了。



所以他虽然打了败仗,却也并不服气,开口道:“建康虽然处于险地,可并不是无处可依。



我朝在边境有十万大军,又有长江天险可依,齐军想兵临建康,没那么容易!”



他的说法,得到了很多武将的认可,可是虽然有天险可依,但天家的安危还是很重要。



“陛下,北伐失败,已然有伤士气,若此时迁都,恐怕让天下人以为陛下怕了齐国,对士气更加不利。



可天家安危同样重要,所以臣建议陛下可以移驾东扬州,就太子在建康,如此可保士气,又不伤天家威严。”



吴明彻自从上次生病,明显老了很多,陈顼觉得愧对他,并没有同意他的致士请求。



他这个主意不错,不是迁都,却可以解决问题,但陈顼明显对陈叔宝不放心。



“太子还不当事儿,与其让他留下,还不如朕亲自留下,让他去扬州开府,顺便治理一下地方。”



对于大臣们来说,皇帝和太子谁去都一样,只要有一个在,陈国就不会乱。



就这样陈叔宝被派到了东扬州,也就是后世的杭州,结果他到这里如鱼得水,哪里还记得什么国家大事。



陈国的消息传来,高顺有些忍俊不禁,要不是担心周国偷袭,他早就想让斛律光进攻了。



想要和周国对抗,凭借现在的地盘是不够的,自古以来龙兴之地就那么几个,他们这里并不是。



而且有陈顼在,想打陈国真不容易,长江天险可不是说说,否则东吴也坚持不了那么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隆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红莲素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红莲素心并收藏隆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