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使他自杀了,宇文邕通过实际行动,表明自己对宇文护决无二心。



不久,宇文邕又用韬晦之计表彰宇文护,诏称:“大冢宰晋国公,亲则懿昆,任当元辅,自今诏诰及百司文书,并不得称公名。”



在诏书之中不得称晋公宇文护之名,可见宇文邕对宇文护暂时“尊崇”之程度。



宇文护的母亲被北齐俘虏,母子分离三十五年,后来北齐将她放回,宇文邕对她也竭力奉承,凡是赏赐她的物件,一定是极尽奢华。



每到四时伏腊,宇文邕都是率领皇族亲戚向宇文护之母行家人之礼,被称为“觞上寿”。



用此来博得宇文护的欢心。由于宇文邕表面上的尊重、曲从,宇文护没有像对宇文觉、宇文毓那样对待他。



然而在暗中,宇文护还是时时要挟宇文邕,专横跋扈,总想取而代之。



保定四年,宇文邕在宇文护的策划下发兵攻打北齐。



十一月,柱国、蜀国公尉迟迥率大军围困洛阳,齐国公宇文宪于邙山围困齐军,晋公宇文护的军队驻扎于陕州。



十二月,权景宣攻打北齐豫州,齐刺史王士良在内外夹攻之下投降了北周。



但因为北齐武成帝高湛派高长恭与并州刺史段韶、大将军斛律光前往洛阳救援,因为惧怕北周的兵力强大,不敢前进。



段韶利用谋略打败北周军队,宇文邕与宇文护想吞并北齐的初步计划被遏制。



这次战役的失败,使得宇文护在北周的威望大大降低,为周武帝宇文邕后来的夺权创造了一定条件。



宇文邕吸取两位兄长的教训,表面上与堂兄相安无事,任其专权,暗中却在慢慢积聚力量,寻机诛护。



建德元年(572年),宇文邕决心铲除宇文护,所以此时的周国内乱倾轧中,高顺也知道一些,但他却什么都做不了。



明知道宇文邕掌权不是好事,可他现在还太弱小了,势力根本渗透不进周国。



而和周国的威胁比起来,陈国的太建北伐才是当务之急,而周国明知高顺的存在,却没功夫搭理他。



可周国的情况不只高顺知道,陈顼也是知道的,这也是他不看重高顺的原因,周国现在这么乱,怎么可能威胁到他们。



可是他们不会想到,就在宇文家族内乱时,周国的令一股势力却在悄悄崛起,那就是杨家!



天和三年,父亲杨忠死后,杨坚承袭随国公的爵位,周武帝聘杨坚的长女杨丽华为皇太子妃,对杨坚更加礼重。



齐王宇文宪曾对武帝说:“普六茹坚相貌非常,我每次见到他,都不觉自失,我怕他不会久居人下,要早早地除掉他。”



武帝说:“杨坚此人只可以作为一个将领。”



内史王轨突然对武帝说:“皇太子赟将来并非社稷之主,普六茹坚貌有反相。”



武帝十分不悦,说:“帝王自有天命在,旁人又能奈何!”



杨坚知道后十分畏惧,行事小心谨慎,以韬光养晦,没人会想到他会是一代开国皇帝。



隋朝虽然短命,却是史书承认的正统王朝,它结束了魏晋以后的分裂局面,再一次统一了华夏大地。



这些历史在高顺脑子里不知道过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隆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红莲素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红莲素心并收藏隆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