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高顺说的一些人,有些他都没听过,而他听过的人,高顺全都说对了,这说明高顺不是在胡说。



一个齐国的普通宗室,虽有世子之名,其实是庶出,怎么会对周国如此了解。



陈顼正是调查了高顺的身份,才对他爱答不理,他觉得齐国欺骗了他,心里更加没有结盟的意思。



可是现在高顺表现的如此亮眼,让他都生出了爱才之心,如果高顺能留在陈国一直讲学,貌似也是不错的。



抱着这个想法,陈顼并没有阻止高顺,但他却不知道一个词语——舆论。



高顺讲学,自然不是想开宗立派,以他现在的水平,东拼西凑来两场演讲还行,真正研究学问还差的远。



而他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借着讲学之名传播舆论,宣传周国威胁论,让百姓和氏族发出声音——民心。



现在的皇帝可能不知道,民心所向,就算是皇帝也不能抵抗,尤其是那些世族,哪怕到了封建末年,也依然存在。



这就是封建王朝特有的现象,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而不是和百姓。



哪怕魏征说出了“民如水,君如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言论,也没有一个皇帝真把百姓当回事。



但是民心真的不可违,就算皇帝也不行,而高顺讲学的对象又都是读书人,这时候的读书人可都是世家大族。



所以高顺只要说服了他们,就等于说服了陈国的氏族,同时也可以左右皇帝的决定!(3/3)

章节目录

隆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红莲素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红莲素心并收藏隆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