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向两边望去。



刘娥思索了一会,然后大有深意的看了眼底下目光交汇的表兄弟。



紧接着,笑言道:“官家的命名不错!刘平的书院之名,太过平淡,不若官家也重新给个名字吧!”



母后居然夸朕了!



赵祯心中一喜。



再一想以后不断有学子进入他命名的书院学习,这感觉就是不一样。



赵祯歪着脑袋,思索了数个呼吸,然后抬头道:“书院,是以为兴教育,为大宋培养人才之地。



书院之学生,将来学成,亦将贡献于各行各业,为保我大宋安宁,为我大宋繁荣富强而行之。



便叫‘庆安书院’。



庆,有欢庆之意。安,则是天下太平。



母后以为如何?”



庆安书院,这确实比刘平之前的命名,高上好几个档次。



更主要的是,此乃大宋皇帝赵祯金口玉言,这以后就是个金字招牌。



只要赵祯在位,谁敢因此添乱?



“朕也觉得不错,便就叫庆安书院吧!”



下方站立的刘平,脸上喜气洋洋,忙向上首的二人行礼道:“刘平谢太后,谢官家赐名!”



今次入宫,虚惊一场,能得皇帝赵祯赐予书院名字,总归是意外之收获。



看到刘平的模样,太后刘娥摇了摇头,然后像赶苍蝇一样摆了摆手,道:“官家希望你的书院,能为大宋输送人才,万不要辜负了朕和官家的信任。



朕记得你的婚期,还有十多日了吧?先行回去忙碌,切记不要再进一些乌七八糟的地方,若是吕相来寻朕和官家的麻烦,那朕便叫人剥了你一层皮!”



刘平一个激灵。



他是太后侄子,但也是臣子。



若是犯了错,真的被扒了皮不至于,但受苦,比如上次那般被关到昭狱,或是有进无处,还是有可能的。



得了吧,这段时间还是老老实实。且看姑母这意思,有些事情,就是他想改变也改变不了了。



既来之,则安之。



走一步,是一步。



刘平后退着走出了崇政殿。



就是这么十几步的距离,让他走出了视死如归的步伐。



刘平退下后,刘娥屏蔽了宫人,进而,空旷的崇政殿内,很快就剩下了母子二人。



皇帝赵祯于此,有些坐立不安。上次如今日这般情形,乃是父皇驾崩不久,母后批评他不学无术。



也就是这两年来,母后开始以成年人的眼光看待。但对于眼前的母后,赵祯还是发自内心的敬重,唯恐惹得母后刘娥不高兴。



正当他想离座起身,主动的开始自我检讨时,耳边传来母后刘娥的话语。



“官家不用起来,朕今日有感而发,是想单独对你谈两句。



朕记得不错的话,等官家明年的生日一过,官家就有十八了吧?”



“正是。”赵祯低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北宋大闲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柯不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柯不贰并收藏北宋大闲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