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方世玉叹息一声,看着气冲冲走出屋子的朱元璋,这才对一旁的王昌建说道:“顺了他的意,先去其他地方选址吧,苏州会好起来的!”



方世玉拍了拍王昌建的肩膀,迈步追上了朱元璋。



应天府中,许多商人都是十多年间,受不了朝廷对苏州的重税,举家搬迁来到了应天府。



在这期间,王昌建一家遇见了方世玉,并且投入了巨额财富,只希望方世玉能有办法让苏州好起来。



奈何,今天还是方世玉的第一次,无意间的试探,却让老朱头如此大动肝火,诚如其言,他死之前,苏州的事情是解决不了了。



不过王昌建看着朱家爷孙的背影,他并没有半点不甘心,反倒对自己的家乡未来,充满了信心。



方世玉答应过他们这些来自苏州的富商,洪武年过去,一视同仁,前人的事情,一笔勾销。



王昌建虽不通政治,但经商世家,又有几个是傻子,他也能看出来,朱元璋只是在维护自己的那最后的一点倔强。



方世玉和苏州富商的交流,朱元璋会不知道?



方世玉答应那些富商的事情,朱元璋会不知道?



他都知道。



但他也知道,这个恶人,既然自己已经做了,那就做到底,做绝了,等自己驾崩的时候,新人继承者一视同仁,便可以收获到整个苏州的百姓,富商,才子的拥护爱戴。



这,或许也是一种政权交替的手段吧。



如同蓝玉一般,堂堂梁国公,此时大明硕果仅存的几个老将,能征善战,却憋在家里,郁郁不得志,似乎真的如同那般,朱元璋死之前,蓝玉是不可能复出得到半点重用了。



追上朱元璋的脚步,二人走在街道上,朱元璋开口道:“苏州的事情,已经二十多年了,一代人已经过去,等老子离世的时候,第一件事情就是告诉标儿免除苏州的苛捐杂税。”



“让那里的百姓,也获得休养的时间。有苏州的百姓作为支撑,南方的大量土人,百姓,富商,都会推崇标儿的新政。”



“到时候,你再朝廷想改革弊政,南方的进展也会事半功倍。”



听着朱元璋说这话,方世玉叹息道:“老朱头,苏州真的那么十恶不赦吗,二十多年了。”



“原本是留给标儿的,只是如今标儿病床不起,生死未卜,奄奄一息,现在只能先交给你了,南方繁华,这里的人重视利益,所以商业发展迅猛。”



“但你也要永远记住你自己在《精兵是如何练成的》里写的,永远不准资本进入朝廷,如果大明朝廷被资本左右,大明就离亡国不远了!”



朱元璋轻声叹息着,他一点办法没有,哪怕他把士农工商定的那么死,最终大明还是因为资本进入了朝堂,左右朝廷决策,抵制朝廷收税,从而使得大明国祚就此结束。



甚至在明后期,这已经形成了产业链,原史上朱元璋定的户籍制度,规定富商子弟不能科举。



但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江南的富商们投资那些可以考功名的读书人,只要有一个当了大官,他们就能得到许多利益。



投入和收益,暴利都不敢如此形容。



而最后,这些江南富商们供养出来的大明官老爷们,回馈给富商们的就是,崇祯十年以后,江南的茶税几百两银子。



这不是笑话,又是什么??



所以,昔日强大的米国,被赶下了辽东半岛。



不得不承认的是,兔子意志够强,但资本主导的国家,看重的只是利益,利益。你相信资本会给普通百姓带来民主人权吗??



华夏,从古至今,都是社会主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承,资本萌芽,对于华夏而言,绝不是一件好事!



皇帝要救灾,资本说没钱。



结果就是,底层百姓,自生自灭,何谈人权?



“我记住了!”



方世玉躬身作揖,让资本左右大明的朝堂?



按照方世玉的意思,宁肯君主立宪把政权放给国子监培养出来的高等政治人才,也不可能把政权放给资本。



资本在大明,喝点汤就够了,想吃肉?做梦去吧。



方世玉原本想问问如果朱标起不来了,谁来继位这个问题,但显然朱元璋正在气头上,现在不是时候。那自己这个异姓王,就只能先累着了。反正大家都知道,老朱家的皇位,他不感兴趣。他的目标,不是大明,而是星辰大海,是九州之外。



“荀子哀公,书上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万事万物,以民为本,只要能得到百姓的拥护,乡绅,富户,只是粘板鱼肉,随意宰杀。”



“但若是为了得到富商,士绅的支持,而舍本逐末,加重百姓负担,这些富商和土绅就会调转枪头,支持其他人。”



“百姓则不然,吃饱饭足以!”



“赵宋羸弱,神州陆沉,你要切忌,莫说皇帝士大夫共天下,同士大夫,反倒不如同百姓共天下!”



“你能记住吗?”



朱元璋语气沉重,六十七岁的他,真的已经是半截身子埋进土里了。



“老朱头你过分了,你拿着我写的东西,来教育我,那不是......”方世玉尴尬的笑了笑。



《精兵是如何练成的》是他综合后世的见解和自小生活在红旗下的理念,按照大明的发展,当代社会结合下,历时两年多写下来的三册。



全篇也只有三万多字,但每一个字都极为重要,缺之不得。



在穿越道大明的时候,方世玉就已经在给未来五百年的大明设定自己认为对的发展方向。



反倒自己离开应天几年,老朱头用他的东西,来教导他。



朱元璋轻叹一声道:“前边就是寺庙了,走吧,进去烧根香!”



“老朱头,我倒是认为,和尚秃驴,不事生产,佛又未取,香火都进了和尚手中,如果可以的话,我觉得应当将其取缔。所谓乱世看道,盛世看佛,这帮和尚也着实不是个东西!”



方世玉站在大雄宝殿外边,当着一众僧人的面,说出这么一番话。



如果不是他们身后自从出城就跟着千多名锦衣卫,将整个寺庙团团包围起来,就方世玉这句话,怕是离不了要打一仗了。



朱元璋摸了摸方世玉的头,笑着道:“小子啊,你还年轻,和尚确实不事生产,但宗教的存在,也并非没有意义。”



深吸一口冷气,方世玉道:“天下寺庙何其多,就算不取缔,寺庙也要收重税,十税七,都不过分。”



对于和尚,真不是方世玉怎么想,实乃是大明的发展,靠的是数千万百姓,大明的经济靠的是各地富商。



而大明的国家安宁,靠的是边疆将土,大军守护。



百姓吃饱饭,那是勤恳耕种。



大明的建设,谁都不可或缺,唯独和尚,寺庙,他们的存在,没有为大明的发展做出半点贡献,一个个脑满肠肥,满嘴流油。



不只是大明,便是后世,和尚也都是一群坑蒙拐骗之徒!



看着这群沙弥,方世玉心中牙根痒痒,开口道:“蒋讞!”



蒋讞听到方世玉的声音,是想上前,又不敢上前,不上前又怕日后方世玉穿小鞋,上前便是僭越。



朱元璋点了点头,蒋讞这才上前一步,躬身道:“属下在!”



“立一块石碑在寺庙外,就写:家中高堂现世佛,何必千里拜佛祖!”



方世玉从没有来过寺庙,今天来到这里,确实是感慨良多。



朱元璋没有拒绝方世玉的意思,蒋讞自然欣然的按照方世玉的意思去办,转身离开。



一众沙弥看着方世玉二人,如临大敌,却又不敢放肆。朱元璋在方世玉的搀扶下,一步步走向阶梯,态度虔诚的跪在佛祖金身下的蒲团上,双手合十。



心中念想道:“佛祖,是咱杀孽太重,临了临了,报应到了自己身.上吗?”



“标儿的病,那几个逆子,是有预谋,提前串通好的,还是不经意为之?”



“他们想害死标儿,只是为了皇位,那这皇位又岂能随了他们的愿。”



“今天咱的养子沐英也传来了死讯,咱很伤心。”



朱元璋正跪拜着,一名穿着华丽袈裟的和尚走了出来,在朱元璋的面前站住,口出佛号道:“施主,诚心礼佛,对佛礼如此精通,他日必登极乐!”



“咱幼年时,曾在皇觉寺出家为僧,诵经礼佛之道,略通一二。方丈自行去忙吧。”朱元璋说的轻巧。



可这话听到老方丈的耳中,那就是一道惊雷。



晴天霹雳。



天下谁人不知,皇觉寺这个名字,那是朱元璋登基之后给改的,它以前可不叫这个名字。



而在应天,能带来这么多锦衣卫,年龄这般,又特么在皇觉寺出家为僧的,除了老皇帝,还有谁?



老方丈故作矜持,也不敢在和方世玉争论什么要给寺庙加税的事情,道了一声佛号,赶忙撒丫子跑路去了。



方世玉瞥了一眼,眼神中,尽是厌恶之情。



朱元璋颤颤巍巍的起身,方世玉在一旁搀扶着道:“老朱头,你落泪了?”



“啊?怎么会,这里风沙大,我们走吧,先回宫!”



朱元璋打个马虎眼,在方世玉的搀扶下,离开大雄宝殿。



然而,就在他们出了寺庙的门时。



突然间,朱元璋的脚步停住,目光空洞无神的看了看前方,不自然的拿着手在眼前晃了晃。



紧接着,脚步向后退了退。



“老朱头!”



方世玉连忙抓住了朱元璋的衣袖。



而这个时候,朱元璋开口道:“你扶着朕,别让他们看出来,咱们回宫。”朱元璋咬着牙站起身。



在方世玉的搀扶下,龙精虎猛的向着寺庙外走去。



这时,一众锦衣卫已经在寺庙门门前放置了一块石碑。



而石碑上写着。



“家中高堂现世佛,何必千里拜佛祖。”并且为了彰显大气,醒目,蒋讞在石碑上抹了红砂。



......



乾清宫。



方世玉将朱元璋扶到了软塌上,开口道:“老朱头,我去传太医!”



“站住!”



朱元璋听到方世玉要去传太医,连忙开口喊道。



心中疑虑,方世玉道:“老朱头?”



“我自己的身子,自己清楚,歇息两日就好了,后日的大朝会,还要继续,若是传了太医,风声走漏出去,他们还当朕瞎了!朕只是有些看不清楚罢了,无关紧要,你先回去吧!”



朱元璋坚毅的面庞,透露着一丝丝的不甘,他殚精竭虑,辛辛苦苦为这个帝国奋斗了二十年,如今一把年纪,面临这种事情。



着实让他心有抵触,不敢接受,似乎更多的是在逃避。



方世玉叹息一声道:“那你先歇着,我先退下了!实在不行,我帮你看看也行。”



倒不是方世玉不想帮朱元璋看,而是如今方世玉也没有二十一世纪的药物,除了理论啥都没有,还不如让那些太医来看。



朱元璋道:“今天的事情,只有你知道,不许其他任何人,得到半点风声。”



“谁知道了,杀!”



朱元璋咬紧牙关,一双空洞无神的眼睛,瞪大如铜铃。



方世玉道:“知道了。“



当听到方世玉离开的脚步声时,朱元璋孤身一人坐在软塌上,面色沉重道:“已经这样了,标儿的儿子都还小,不管让谁继位,他真的能驾驭的了淮西勋贵的那些骄兵悍将吗?”



“满朝文武,谁又信服,谁又在暗中勾结藩王。”



“走之前,朕先帮你把这大明江山的蛀虫,都给清理干净了!”朱元璋心中思虑着。



原本他还没有这么强的意志,想要杀人,可现在突然经历了这么多,又成了睁眼瞎,朱元璋的心性瞬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离开乾清宫的方世玉,对这一切,都无从得知。



......



东宫。



方世玉拖着沉重的身子,一步步走进自己的屋子,心中细细思量着,犹豫道:“老朱头现在的情况,已经无法正常理政。”



“可是许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小耳朵是只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耳朵是只猫并收藏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