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的。”



“习惯就好,我们这是个米铺子,你应该能认得吧?”



哎,我也只好点点头,怎么告诉她,我们外面不是那么奇怪的地方,米铺子当然认得了。明明我是个来自先进社会的人,知道的算是比他们多,可这里的人却把我当成什么都不知道的,动不动就会问我“见过吗?认得吗?”。



“你跟絮儿一样叫我'大娘'就好了,以后有什么事需要大娘帮忙的就尽管说!”老板娘感觉上是个相当热情的人,仔细看了看我,又笑着瞅了瞅絮儿:“哎呀,这小伙子人稳当,长得也挺好的,跟你很般配啊。”



絮儿一听可是有点尴尬了:“什么般配不般配的啊,大娘你说什么呢!而且,您不是说要给我包米粉吗?怎么聊起这个了......”



我也很尴尬,我自己也不打算以后娶一个这么凶悍的老婆啊。



“哎呦~瞧我这脑子,我这就去,等着啊。”



老板娘几乎是手舞足蹈的跑进了后屋,絮儿却满脸通红的伫在那不说话,看来再狂野的女孩,也会有害羞的一面啊。



送完了街市里店家的药,就该到了比较安静的住宅区,这个时候各家人不是忙在田里就是忙在街市里,家中只有一些稀疏的鸡犬声,可才走没几步,就见很多衣衫破旧的人拉着队从西边的屋后涌出来往南边的岔道跑,我们刚好路过那里,忍不住探头瞧了瞧,见一个身材臃肿衣着清雅的妇人站在不到一米高的石台子上,身后围着几个满脸精干的丫鬟,几个人忙活着给挤在她们身旁呜呜嚷嚷的人群递一些布袋子,石台子下边,袁恒亦也在忙着维持秩序,拉开推搡的人,搀扶年迈的老者,绣着金丝的衣服被弄脏抓破也毫不顾及。



絮儿告诉我,她们发出去的,是装着白米和杂谷的粮食袋子,台子上那位面容慈祥微胖而和善的妇人正是袁恒亦的母亲,石蓉夫人。



石蓉夫人出身贫贱,其父原本只是个茶水间的厨子,听说年轻时与还是个浪荡公子的袁晋安有过一段传为美谈的佳话,袁晋安年轻时整日不务正业沉迷于美酒佳人,在遇到了石蓉之后却愿意洗心革面收敛自身正行正业,最开始袁家并不认可石蓉卑微的出身,二人曾经试图远走高飞,想要隐居山林白首此生,后来也是终于得到了长辈的认可,才成就了这段姻缘。



如今的石蓉夫人虽也经不住岁月的考验,容颜体态都大不如从前,但其依然清秀的五官,端庄的气质,朴实得体的穿着,和蔼亲切的言谈,以及眉目间透露出那股浓浓的善意,让人不难想到她当年是何等令人赏心悦目的风姿,听闻这般景象几乎每个月都有两三次,石蓉夫人虽嫁入了富贵人家,其内心却丝毫没有被铜臭味污染,不仅从不会高调张狂,对待下人和市民也是尊重有礼甚至是照顾入微,常常像这样带着她人人称赞的儿子给清贫的市民们发放粮食,就连袁家的佣人们也都对她赞不绝口。



“别急,大家都别急,每个人都有,别推!”袁少爷在台子下面忙得不可开交,却一点都没有生气或是慌乱,见他这样子,我倒心生了几丝敬佩,就算他以往的礼貌真的都是装的,我也愿意认可他这个人。



絮儿一路上都在夸赞着这位夫人,我听着虽只是闲谈,却深深的想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那些只在书本上刻得深的千古名句,在如今的世界里,又有多少人在印证它呢,粮食虽少,但终究是一笔心意,那传递在人们手中的不仅是生存的补给,更是一种关怀和温情,如果这样的理念能永远的维持下来,人心又怎么会越来越远。



我们在住宅区兜兜转转好几圈,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鄀畋城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琮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琮琪并收藏鄀畋城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