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



因此,前几次科举之后,朝堂会根据各地士子的录取比例,综合考量,划定名额。



这项政策,虽然是偏向教育暂时落后的地方。



但是,最关心的,却是那些教育实力强悍的郡县。



毕竟这关系到他们治下之地日后能够分到几个名额。



这些东西,肯定是日后政绩考核之中的一个大项。



如今二师登基在即,眼看着就要大干一场。



谁想在这个时候给他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



另外,商户们,也对这次科举极为关注。



他们的关注点,却又有不同。



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野蛮生长,可以说,整个大秦,没有谁比这些商户们更懂得,知识的力量,有多么强大。



和朝堂抢人,他们自然是不敢的。



但是,但凡考试,总归有个排名先后吧?



有些人实力很强,但是运气不好,差一点上榜。



怎么办?



从事对口行业的商户,肯定会上去疯抢。



尽管近期大秦大动作不断,但是达到举国关注程度的,只有科举这一件事情。



毫无疑问,这次科举,切切实实,向大秦百姓展示了一个道理。



什么叫知识改变命运。



国家银行宽大的事务大厅内,扶苏不断的来回踱步。



科举盛事,是事关大大秦上下的大事,自然不能轻忽以待。



在这次的科举之中,嬴政对所谓的新朝臣子,并没有重用。



新朝的臣子们,做的都是一些杂活儿。



反而,重用的都是一些思维逻辑偏向旧朝的臣子们。



这个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新朝臣子,虽然也都是出自士子阶层。



但有一说一,这些士子们自从跟了赵昆之后,就在解放思想的道路上狂奔不回。



譬如陈平,好好的一个帝国丞相,被赵昆生生改造成了一个大金融家。



平时他迎来送往,都是一些豪商巨富。



脑子里面想的都是一些与金融政策有关的东西。



这些东西,在大秦如今的百家学派之中,哪一家有具体阐述?



甚至,绝大多数学派的观念之中,陈平所做的事情,简直就是自甘堕落。



更不用说市场监管局之中的韩生以及监海局的范喜良他们所掌管的事务,全部都是对于大秦来说的新生事物。



对于处理实事他们自然是个顶个的管用,但是具体说到学识的深厚程度,不要说跟百家大老们相比,即便是跟旧朝老臣们相比,也差了十万八千里。



道理很简单,这些人即便是从娘胎里面算起。



哪怕他们日夜不眠的读书,才读了几本书?



对于书本上的知识积累,他们不要说与百家大老相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

章节目录

覆秦从计划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守柴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守柴炉并收藏覆秦从计划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