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是因为树大招风,最后的下场可以说有些凄惨。
而这些人,还都不尽是君王爵位。
如果扶苏贤名越传越大,天下学子都会以他为尊。
届时,让赵昆如何自处?
这种事情,陈平不相信扶苏不会想不到。
正在监国的时候,做出这种举动,实在有些不合时宜。
陈平不得不考虑,扶苏是不是有其他的想法。
不过,见赵昆不以为意,他也不方便多说什么,只能长叹一声,告辞而去。
送走陈平,赵昆回到茶室,一边品茶,一边沉思,久久不语。
陈平不知道,嬴政早就将扶苏派往南美洲的想法告知了赵昆。
赵昆虽然觉得这样做有些残忍,但兄弟之间,讲究的是坦诚相待,他准备在郊游的时候,将这件事告知扶苏。
若扶苏不愿意,他也不会强求。
若扶苏愿意,那这次事件的目的便达成了。
主要是为扶苏收敛一波人心。
明年科举之后,愿意追随扶苏的学子,一定不会仅限于儒生。
百家之学,各有所长。
扶苏去了南美洲,单靠一群满嘴仁义礼智信的儒生,赵昆实在放心不下。
之前,扶苏在宫中与嬴政单独相处了半个余月。
那段时间,如果没有必要,赵昆从不会入宫。
因为他知道,嬴政这是已经做好了在自己有生之年,再也见不到扶苏的准备。
都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在赵昆没有出现之前,祖龙十八子之中,当属扶苏最合始皇帝心意。
尽管因为扶苏干涉儒案,始皇帝将他发配到九原郡一段时间。
但也是为了让他远离纠纷,磨练他的性子。
赵昆非常清楚,如果没有自己,扶苏应该是始皇帝最中意的储君人选。
正因为这样,始皇帝对扶苏的期盼,一直都比其他儿子更高一些。
平时父子二人相处,氛围也比较凝重。
不过,随着平定内乱,监国大秦,扶苏的成长正在与日俱增。
相信过不了多久,扶苏便会独当一面。
一旦扶苏能独当一面,始皇帝便会将他派往南美洲,届时父子二人,恐怕再难相见。
这时候,始皇帝难免生出舔犊之情。
有赵昆治理大秦帝国,始皇帝的心态还算平稳。
褪去帝王的外衣,他实际上不过是一个一心想着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老人罢了。
扶苏和始皇帝独处的那段时日,政哥并未与他讨论任何政事。
父子二人时而谈论往昔,时而聚餐打牌,气氛无比的轻松。
不过,赵昆曾听公孙玉说,那段时日,始皇帝几乎每日都夜不能寐。
设身处地想一想,赵昆能明白
而这些人,还都不尽是君王爵位。
如果扶苏贤名越传越大,天下学子都会以他为尊。
届时,让赵昆如何自处?
这种事情,陈平不相信扶苏不会想不到。
正在监国的时候,做出这种举动,实在有些不合时宜。
陈平不得不考虑,扶苏是不是有其他的想法。
不过,见赵昆不以为意,他也不方便多说什么,只能长叹一声,告辞而去。
送走陈平,赵昆回到茶室,一边品茶,一边沉思,久久不语。
陈平不知道,嬴政早就将扶苏派往南美洲的想法告知了赵昆。
赵昆虽然觉得这样做有些残忍,但兄弟之间,讲究的是坦诚相待,他准备在郊游的时候,将这件事告知扶苏。
若扶苏不愿意,他也不会强求。
若扶苏愿意,那这次事件的目的便达成了。
主要是为扶苏收敛一波人心。
明年科举之后,愿意追随扶苏的学子,一定不会仅限于儒生。
百家之学,各有所长。
扶苏去了南美洲,单靠一群满嘴仁义礼智信的儒生,赵昆实在放心不下。
之前,扶苏在宫中与嬴政单独相处了半个余月。
那段时间,如果没有必要,赵昆从不会入宫。
因为他知道,嬴政这是已经做好了在自己有生之年,再也见不到扶苏的准备。
都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在赵昆没有出现之前,祖龙十八子之中,当属扶苏最合始皇帝心意。
尽管因为扶苏干涉儒案,始皇帝将他发配到九原郡一段时间。
但也是为了让他远离纠纷,磨练他的性子。
赵昆非常清楚,如果没有自己,扶苏应该是始皇帝最中意的储君人选。
正因为这样,始皇帝对扶苏的期盼,一直都比其他儿子更高一些。
平时父子二人相处,氛围也比较凝重。
不过,随着平定内乱,监国大秦,扶苏的成长正在与日俱增。
相信过不了多久,扶苏便会独当一面。
一旦扶苏能独当一面,始皇帝便会将他派往南美洲,届时父子二人,恐怕再难相见。
这时候,始皇帝难免生出舔犊之情。
有赵昆治理大秦帝国,始皇帝的心态还算平稳。
褪去帝王的外衣,他实际上不过是一个一心想着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老人罢了。
扶苏和始皇帝独处的那段时日,政哥并未与他讨论任何政事。
父子二人时而谈论往昔,时而聚餐打牌,气氛无比的轻松。
不过,赵昆曾听公孙玉说,那段时日,始皇帝几乎每日都夜不能寐。
设身处地想一想,赵昆能明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