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香烟,贺新向来抽不惯,比如在京城很多人都抽一种牌子叫某海的混合型香烟,他从来都是敬谢不敏。
他依旧抽着三块多的红梅,以前是没钱,后来有钱了这烟也抽习惯了,感觉挺好抽的,就没必要为了装逼去换个牌子。
当他把装在兜里的红梅掏出来的时候,楼火华也没啥惊讶的表情,充满笑意的眼神仿佛在说,哦,你原来抽这个呀!
默默地抽完一根烟,然后默默地从包里拿出一叠文稿递了过去。
楼火华的目光中带着疑问,结果稿子看了看,眼睛顿时一亮,然后友好地朝他笑了笑,低头看了起来。
这是贺新写的人物小传,虽然他能说一口流利的盛海话,其实他对盛海并不了解,而对二、三十年代的盛海更仅仅是从历史课本或者影视剧中知道一鳞半爪。
他把原主记忆中从知青父亲那里听来的有关祖父的一些情况,把时间往前推二十年,嫁接到司徒的身上。
盛海是个移民城市,解放前的盛海差不多有一半人,来自周边的江浙两省,特别是来自宁波的尤其多。以至于现在的盛海话中还夹杂着很多的宁波方言,跟浦东、松江一带的本地话稍有不同。
司徒应该和原主的祖父差不多,一个从宁波来到盛海打拼的小职员。
其实刚才楼火华有一句话说的是对的,就是那个时候的人跟现在的人很接近。不论是那个时代还是现在,人们都向往大城市。
从那个时候的涌杭、苏常锡的老板、小职员,和来自苏北、徽省的苦力,跟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和全国各地的农民工纷纷涌向大城市,是何等的相似。
那个时候大学生是金贵的,比现在的博士还要罕见。每天西装革履,还能带着女朋友下馆子看电影的司徒应该是个大学生,在洋行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不过需要常常到宁杭一带出差。
他的家庭出身有可能是小地主家庭,也有可能是小资产阶级家庭,毕竟那年头能读得起书的是需要有些家底的,但不太可能是大富大贵,因为那时候也时兴留洋,大富大贵选择留洋的比较多。
贺新判断司徒应该很有可能是小资产阶级家庭出身,因为毛爷爷说过小资产阶级都是软弱的。
司徒有个女朋友叫汤伊玲,是电话公司的接线员。那个时代的接线员或者医院的护士,那都是白领中的白领。伊玲一个人住,还有一间不错的带抽水马桶和浴缸的公寓,从而判定她应该是来自于苏南一个富裕的家庭。
那个时代,相比杭州、宁波,苏常锡一带的民风还要更加开放一点,伊玲应该是读过女校,然后留在盛海工作。
司徒和伊玲都喜欢看电影,可能是在电影院认识的,当然也有可能是通过朋友的介绍,总之这对年轻人沉浸在美好的爱情中。
伊玲喜欢听音乐,喜欢跳舞,比司徒更加大胆主动。一天晚上两人看完电影,天降大雨,在伊玲的公寓里,两人含情脉脉,司徒想走,伊玲把他留下来,打开留声机,两人在昏暗的灯光下翩翩起舞……
贺新感觉剧本中这一段写的特别好,看了感觉特别浪漫,特别美好!
也正是因为这种浪漫和美好,才造就了司徒后来目睹伊玲被乱枪打死后的痛苦。
司徒和伊玲都是那个大时代下的小人物,他们跟那个时代绝大部分的普通人一样,对纷乱的时局并不关心,坐在电车上对游行的人群视若无睹,只是在经过打砸抢烧
他依旧抽着三块多的红梅,以前是没钱,后来有钱了这烟也抽习惯了,感觉挺好抽的,就没必要为了装逼去换个牌子。
当他把装在兜里的红梅掏出来的时候,楼火华也没啥惊讶的表情,充满笑意的眼神仿佛在说,哦,你原来抽这个呀!
默默地抽完一根烟,然后默默地从包里拿出一叠文稿递了过去。
楼火华的目光中带着疑问,结果稿子看了看,眼睛顿时一亮,然后友好地朝他笑了笑,低头看了起来。
这是贺新写的人物小传,虽然他能说一口流利的盛海话,其实他对盛海并不了解,而对二、三十年代的盛海更仅仅是从历史课本或者影视剧中知道一鳞半爪。
他把原主记忆中从知青父亲那里听来的有关祖父的一些情况,把时间往前推二十年,嫁接到司徒的身上。
盛海是个移民城市,解放前的盛海差不多有一半人,来自周边的江浙两省,特别是来自宁波的尤其多。以至于现在的盛海话中还夹杂着很多的宁波方言,跟浦东、松江一带的本地话稍有不同。
司徒应该和原主的祖父差不多,一个从宁波来到盛海打拼的小职员。
其实刚才楼火华有一句话说的是对的,就是那个时候的人跟现在的人很接近。不论是那个时代还是现在,人们都向往大城市。
从那个时候的涌杭、苏常锡的老板、小职员,和来自苏北、徽省的苦力,跟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和全国各地的农民工纷纷涌向大城市,是何等的相似。
那个时候大学生是金贵的,比现在的博士还要罕见。每天西装革履,还能带着女朋友下馆子看电影的司徒应该是个大学生,在洋行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不过需要常常到宁杭一带出差。
他的家庭出身有可能是小地主家庭,也有可能是小资产阶级家庭,毕竟那年头能读得起书的是需要有些家底的,但不太可能是大富大贵,因为那时候也时兴留洋,大富大贵选择留洋的比较多。
贺新判断司徒应该很有可能是小资产阶级家庭出身,因为毛爷爷说过小资产阶级都是软弱的。
司徒有个女朋友叫汤伊玲,是电话公司的接线员。那个时代的接线员或者医院的护士,那都是白领中的白领。伊玲一个人住,还有一间不错的带抽水马桶和浴缸的公寓,从而判定她应该是来自于苏南一个富裕的家庭。
那个时代,相比杭州、宁波,苏常锡一带的民风还要更加开放一点,伊玲应该是读过女校,然后留在盛海工作。
司徒和伊玲都喜欢看电影,可能是在电影院认识的,当然也有可能是通过朋友的介绍,总之这对年轻人沉浸在美好的爱情中。
伊玲喜欢听音乐,喜欢跳舞,比司徒更加大胆主动。一天晚上两人看完电影,天降大雨,在伊玲的公寓里,两人含情脉脉,司徒想走,伊玲把他留下来,打开留声机,两人在昏暗的灯光下翩翩起舞……
贺新感觉剧本中这一段写的特别好,看了感觉特别浪漫,特别美好!
也正是因为这种浪漫和美好,才造就了司徒后来目睹伊玲被乱枪打死后的痛苦。
司徒和伊玲都是那个大时代下的小人物,他们跟那个时代绝大部分的普通人一样,对纷乱的时局并不关心,坐在电车上对游行的人群视若无睹,只是在经过打砸抢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