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百五十四 追小鲜肉等于养宠物?!(6K中章求订阅~)
“简单来说,就是这方面的辨析能力,你不一定非要听懂,但起码是能有一定的辨识与欣赏能力。”
“所以,美学是有简单与复杂的分别,有通俗易懂也有深邃含蓄,因此,审美能力也是有高低之分的,所以,古时所言的对牛弹琴,抛媚眼给瞎子看,说好话给瞎子听,其实是非常真实的。”
说到这里,李文音对于莉说道。
“所以,我觉得,要去发展音乐,在发展中,观众们耳濡目染,会逐渐的提升审美,发现更多更棒的美学,体验更多的美,发现这些更加不一样的美。”
“就跟美食的进步一样,人类不仅仅是追求饱腹而已,美食也没有尽头,有了厨师们不断的发明创造,产生更多的味觉体验,美食进步后,人们对于美食的品味才会更高。”
说到这里,李文音突然笑了出来。
随着李文音下句话的说明,于莉眉头舒展,不住的点头。
“很多人觉得有些音乐高雅,有些音乐俗气,但其实这是不对的。”
“所有的音乐种类,所有的乐曲风格,都是一样的!区别只是在于作品是否表达了正确的道德观念与形式,艺术美感。而在这一点上,音乐本身的优秀与否,跟种类,风格,难易度是无关的。”
“音乐形式是平等的,那么差别是在哪呢?”
“是在于人们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三观思想也有所差异,审美的观念便完全不同,在此基础上就算是同样的审美观念,审美水平也有高有低。”
“真正分了三六九等的不是音乐形式,是审美。”
“而音乐家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演绎创作更深刻的作品,间接性的为提升全民大众的审美去做出自己那部分的贡献!!
听闻李文音的话,于莉毫不掩饰的皱了皱眉头,忍不住问道。
“那李教授,您的意思.......难道是想学习古典音乐,将现代流行音乐也给推到那个高度吗?”
“不,不是高度,而是广度。”
李文音纠正了于莉的说法。
“那些发扬革新了古典音乐的大师们,从未想着迎合大众审美,而是在不少人不看好的嘘声中,尽力的去发展音乐本身,赋予音乐意义,长此以往的慢慢进步,人们的审美也随之提高。”
“换言之,真正的大师不是从众者,而是引导者。”
“他们发现了更深层次的美,他们定义了什么叫做美,他们告诉大家,如何更美。”
“所以,他们是历史留名的伟大音乐家,所以,我认为,在音乐上,审美的进步,很大一部分是靠着音乐家们的引导而来的。”
“观众喜欢什么,你就唱什么,没什么错误,也确实该这样才能赚钱。”
李文音的眼神柔和了起来。
“但除去这些,其实也该偶尔去尝试进步,尝试突破。”
“这就是为什么,现代也会出现一些根本让人难以接受的新型实验音乐。”
“所以,我认为,一名优秀的音乐家,该做的除了创作大众们喜爱的作品,也该去尝试发扬突破固有限界。”
说到这里,李文音耸了耸肩。
“你看,比如我,我之前反正无论是发什么作品,都会有喷子发表反智言论,虽然不多,但也真实存在。”
“有时候我追求艺术价值的作品,总会有人评论【都听不懂,这么难听,什么狗屁东西】【那么高大上有啥用,大众听都听不懂,能有什么价值?】【你弹的音乐再复杂再牛b,能促进科学发展吗?能提升经济发展吗?】。”
“有时候吧,为了恰饭,写一点流行作品,也总会有人说【什么东西啊,你能不能搞点有艺术价值的?这么大的音乐家还写这么简单的东西,糊弄人吗?】【李文音江郎才尽了,以前的作品那么惊艳,现在要么让人感到枯燥,要么没什么营养】”
于莉被李文音逗的笑了笑。
李文音的脸色便更无辜了。
“对吧,我这么大个音乐家,有时候吃个饭啥的也没问题吧,艺术家搞点商业行为赚钱就不行?非要清贫困苦天天活的像个乞丐那才叫艺术家?那我觉得到时候我的作品可能就不是艺术了,而是遗书.......”
“哈哈!”
于莉忍不住调侃了一句。
“李教授,玩谐音梗可是要扣钱的。”
轻轻摇了摇头,于莉再次微笑着问道。
“那么,李文音教授,您的下一张专辑打算什么时候发布呢?”
“专辑?什么专辑?”
李文音腆着b脸不嫌害臊的样子让于莉顿时脸起黑线。
“咳咳,就您之前《mojito》新歌首发时候说的新专辑?”
“哦哦哦!那个啊!”
李文音挠了挠头,面露为难之色。
“主要是没时间啊......”
“李教授现在很忙吗?是要忙于备课?”
“不忙啊?”
不忙?
听闻李文音耿直的回答,于莉顿时有点疑惑了,便忍不住追问起来。
“那你为啥不出新专辑啊,这已经过去挺久了。”
李文音闻得此言,似乎面露难色。
“其实......我知道歌迷朋友们都很期待,我也很期待,其实我不是不想出专辑。”
说到这里,李文音忍不住挠了挠头。
“主要是......我之前都在玩。”
“那之后呢?”
于莉感觉自己很想露出怪异的笑容,但职业素质令她绷的死死的。
“看情况吧,再说。”
“为什么?是因为之后会很忙吗?”
“也不是。”
“主要是.....没玩够,还想玩。”
“......”
气氛突然就沉默了起来。
于莉似乎感觉自己听错了,但还好像没听错。
“您说的是.......”
“哦!”
李文音又重复了一遍。
“我没玩够,还想玩玩,专辑嘛.......再说吧!”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