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我?



网友们顿时就是一愣。



不至于吧,不至于吧!



“因为......数学的数字是十进制的,从0到9有十个数字。”



李文音说道。



“而按照音程来看,是有十二个半音,七个音的八度关系,有些难以表达数字。”



“所以......”



李文音在钢琴黑键上比划了一下,手指放在了小字二组和小字三组三个黑键最中间的键位上。



“用g,也就是升的这个音,标记成0与7的一个八度关系。”



“所以,这两个音,中间的白键,a,b,c,d,e,f的音,用来代表123456的数字!就能简单一些,而89两个数字,可以往后类推,a和b,以此类推。”



钢琴键位的辨认非常好认。



一组音十二个键,代表十二个半音,七个白键五个黑键。



而五个黑键,前后分成了两个黑+三个黑的形式,中间是两个紧挨着的白键。



从c音起头,白键的音名为cdefgab!



但很显然,这么简单,也并不影响网友们发懵。



以前......总是觉得,学习学不好的人,或许才会学音乐。



结果......现在发现,学音乐的门槛也这么高?!



......



“然后......我就试着用圆周率搞了一首音乐!音乐的名字......就叫做《π》!”



圆周率!



此言一出,网友们便惊疑万分。



【卧槽?!圆周率也能写歌吗?!】



【真的假的?!你可不要骗我!】



【妈妈!快出来看神仙呐!】



【派?突然有点饿......】



网友们短暂的惊讶之余,便开始好奇了起来。



之前的音名排序什么的,咱也不懂,咱也不敢问。



这么搞合不合理,有多简单,咱也不知道。



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来听一听圆周率是个什么动静的......



毕竟,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



无限,且不循环!



代表了它有无限的可能性。



即使李文音已经简化了音符与数字之间的关系,十二个半音中,能够运用的,实际上也只有以升开头结尾,,xi,do,ra,mi,fa这八度中的七个音而已。



但谁又能保证.......圆周率这无限的可能里,会不会真的出现无比惊艳的音乐呢?



就在网友们的期待之下,李文音也在钢琴上弹了起来。



一个小小的前奏。



流淌的音符,恍然如同化作了一个个数字,构成了一片神奇的空间。



充满美感的旋律,透露出一丝神秘。



就像是人类从无知中走来,试图探索着大自然与宇宙的奥秘。



即使无论如何探索,都仍有无数的黑暗与未知,但那一缕真理的光芒从未熄灭,人类探索的脚步也从未停下。



叮~叮~叮~叮~叮~



终于,流淌的音符慢了下来。



右手的八度,开始慢慢的讲述起了圆周率。



3.1415.......



左手的分解和弦,润饰着右手的八度旋律。



这令人如坠神秘领域的旋律,似乎正如李文音所描述的一样。



没有带任何的感情。



仅仅只是理智的叙述着数学之美,音乐之美。



一种难以言喻的美感直击心灵。



没有任何规律的数字,化作了音符,令人心驰神往。



网友们陷入在这音乐里,静静的听着。



【真就是万物皆可数学?】



【圆周率这么好听?!卧槽?!】



【我已经震惊的成了李文音的形状了......】



【好听吗?好听就算对了!】



音乐持续的进行着。



在这样的音乐之中,人们忍不住想到。



如果持续下去,会诞生多少陌生却优美的旋律?



数字是无穷无尽的,那么是否证明,音乐的这十二个半音,也是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呢?



静静的听着。



而一些了解音乐,或是懂得钢琴的人,却震惊于另一方面。



不是圆周率好听。



圆周率本身无规律,李文音只是按照规划,用右手弹出其数字转变的音符八度而已。



好听,全是因为左手的分解和弦!



这个和弦,配的太妙了!



即使是并不好听的右手圆周率,也在和弦的衬托下,变得无比优美了起来。



【你有本事把和弦去掉啊!】



【这个和弦又不难!】



【哗众取宠吧,跟圆周率有个毛关系,听就听了个和弦而已......】



【祖传和弦,我上我也行......】



【和弦配的好,母猪也上树!】



但这些言论,并没有持续很久。



众所周知,网络上的懂哥,也只是网络上的而已。



他们的作用......一般就是在于心里发酸,然后瞎鸡儿抬杠。



然后引出更加懂的哥。



毕竟.......这么简单的尝试,为啥我没想到?!



b全让他装了!我酸一下合情合理吧?!



.......



有些震惊于李文音创意与处理的人,当时就不乐意了。



一般来说,半瓶子的人才最喜欢晃荡。



和弦确实很重要,但这首曲子,也远远不完全是和弦。



【这么简单的和弦配的这么好听,难道不是实力吗?!】



【真就是纯杠,按你们的说法我觉得贝多芬也没啥nb的,音乐翻来覆去不就那几个音吗?!你们咋没去当第二个贝多芬?】



【这么简单却巧妙的搭配,你怎么想不到?】



【真就是人均作曲家。】



【这首曲子充分的说明了琶音的重要性.......】



【这就是强者的世界吗?!】



【怎么和右手没关系?李文音用和弦,弥补了右手圆周率僵硬的旋律空缺,而且用圆周率尝试作曲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创意!】



流淌的旋律继续的进行着。



纯粹数学的描述。



没有掺杂任何的感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巨星从铁锅炖自己开始(我的硬核音乐生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武剑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武剑仙并收藏巨星从铁锅炖自己开始(我的硬核音乐生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