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益宗好像不明白其中监视之意,满脸堆笑,再朝苏定方深施一礼。



苏定方不再看他们,打马又往军阵里巡视。



……



……



李承乾给苏定方下过命令就没有再往前走,命人找些莆团,和一众大臣就在青石路中间坐下。



内侍端上来茶水,就坐在地上聊天。



众人听李象分析的山河表里,心里都明白李承乾早就安排了破开潼关的计策,都不再纠结眼前的局势,反而聊起了以后如何使大唐国富民安的政策。



……



……



“这些年孤王为了能够快速平定辽东,从海外调了不少粮食,以后要尽量减少从海外调粮食,等回到长安,朝廷要拟定一个耕地开垦的十年计划来,各地都要按计划执行。



粮食还是要大唐境内种植的自给自足才好。”李承乾认真的地众臣道。



“正是,从海外往大唐运粮食,万一船上出了事那可怎么办……”杜正伦出声附合道。



李承乾看一眼杜正伦很是满意,杜正伦是一个颇有远见的大臣,对很多政务都有自己的见解,且勇于实践。唐朝选官制度的问题,朝野上下肯定有不少人看出来了,敢于提出来的,整个唐朝二百七十年一把手都数得过来,杜正伦就是头一个。



其他大臣也觉的李承乾说的有道理,纷纷点头附合。



只有李象想了半天,问道:“不从海外往大唐运粮食了,那我们还往海外分封吗?”



因为李承乾多次表示要把李象分封到海外,所以他十分关注这件事。



当他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在场的所有大臣都提起了精神。



李承乾往海外分封的政策,到现在也没有实行多少,但仅是这个设想,就已经闹的很多勋贵大臣跟他离心离德了。



就是眼前潼关城,说到根子上也是因为往海外分封引起的。所以此时群臣都想知道李承乾是否还要坚持海外分封政策。如果他愿意改变想法,哪怕只是暂时的,向高履行、韦仁庆等保证不再推行海外分封政策,以李承乾身份和功绩过潼关,入长安,践帝位还不是普天同庆。



李承乾也非常清楚这些,可是他能放弃自己的政策吗?



不能。因为这是解决中国古王朝几百年就出现一次推翻重来的唯一办法。想想每一次王朝末世、新朝建立时这个民族受的伤害,他就必须咬牙坚持下去。



或者为了一时的利益暂时做出一些违心的承诺?



也不能。



因为他后头还要做很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他必须要保证他的信誉。试想,一个遇上困难就后退的天子,大臣还敢执行他的政令吗?



或者有些聪明人觉的不应该这么强制往海外分封,可以慢慢来,让勋贵大臣们慢慢看到海外的好处,然后勋贵大臣自己去了。



李承乾只能说他们太天真了,中国出海从唐朝中后期开始了,不只出海,还走通了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古人真不知道天下有多大吗?



不知道海上富庶吗?



可是很少有人带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易如意.CS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易如意.CS并收藏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