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磕三个头,才拭拭眼角艰难地爬起来,缓缓退出大殿。



看着长孙无忌如此萧索地退出去,李世民虽然有些不忍,但最终也没有开口说什么。



“陛下,河北道诸士族人家有如此丧心病狂之举,可知其早有悖逆之心,其婚俗违礼背风正是其狂悖逆乱之明征也,不可不严斥!”



长孙无忌一走出去,薛元超就再次开口道。



他一脸正气,声音洪亮,给人以人不可置辩之感。



李世民也看见李承乾在奏疏中所说的:要借此机会把天下士族批下去。



“中书拟旨,河北道诸士族人家婚娶出嫁皆贪财尚奢,违礼乱风,实坏败坏民风,祸乱天下,着从下旨之日起,天下士人皆可撰文共批之,长安洛阳各学校生员须于旬日内著文批判。”



这份旨意是按照李承乾奏疏中的意思拟的,意图就是通过这件事让天下人看清士族的丑恶嘴脸。



比历史上唐高宗下旨禁五姓十家通婚高明的多,唐高宗下旨禁婚只能使更多的人觉得五姓十家比一般人家高贵,更愿意与他们通婚。



比如薛元超,他年轻的时候看不起太原王氏,放弃了娶太原王氏女儿的机会。可是到他快死的时候,没有娶太原王氏的女儿,却成了他一生的三大遗憾之一。



说明和士族通婚是恰恰是在唐高宗下旨禁婚以后才形成的风尚。



李世民这道旨意一下,算是在朝堂上定了调子,民间就由李承乾出手了。



有河北道诸士族造反在前,大殿上没有一个大臣敢于站出来反对这道诏书,马周缓缓走出来躬身领命。



李世民沉着脸下旨退朝,他对河北诸士族人家敢造反十分恼火,对于天下批判士族婚嫁奢侈能起到多大成果,却不报太大的希望。



毕竟数百年来都是士族占据朝堂,已经成了人们的共识,一时间很难改变。



满朝大臣也多有人报着这样的想法,包括闭门思过的长孙无忌。



后面几天的情况也确实如此,别说天下文士没有撰文批判河北道诸士族,就是奉旨写文的长安洛阳两地学校生员,也纷纷把批判的矛头指向河北道士族造反,而对于他们违礼悖俗,奢婚侈嫁一笔带过。



“哼哼!李承乾就是心太大。”



长孙无忌坐在花园里,对一旁的长孙冲道。



“父亲何以有此感叹?”长孙冲有些不服道。



长孙冲这几天心里很不是滋味,长孙无忌虽然已经被勒令闭门思过,但是弹劾他的奏疏一天都没有断过。



更让长孙家尴尬的是,他妹妹的婚车已经走到洛阳了,但是新郎官成了死囚随时会被李承乾砍头。



如果让他妹妹回来,势必成为长安城的笑柄。若继续去范阳以后做个未亡人,那就不光丢人简直就是跟朝廷对着干,李世民马上就会收拾他们。



其实不回长安城他们家也早成为笑柄了,现在让他妹妹住在洛阳不过是掩耳盗铃罢了。



“李承乾向来看不起士族,所以这一次河北道诸士族谋反,他本来已经处理的很好。但是为了打击天下士族,又命手下官员在大朝上弹劾,让陛下降诏命天下人批判士族奢婚侈嫁,为的打击天下士族的声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易如意.CS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易如意.CS并收藏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