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洛州地方官员上疏弹劾杜正伦他也很不满意,可是看了李承乾应对又觉得太过激烈了些(人就这样,自己不受伤害总觉别人反应过激,现在很多人也是这样,动不动就劝别人宽宏大量。)。
过了一会儿,李世民对马周说道:“让秦怀义回家奔丧就是了!”
马周点头道:“陛下圣明,下旨斥责了戴至德算是敲山镇虎,放走秦怀义又能使洛州地方官员不至于惊慌无措。”
“嗯,那你就拟一份旨意给刑部吧。”李世民道。
“只是太子殿下那边——”马周很为难。
李世民也觉得一阵头痛,过了一会儿,才有些无奈地道:“稍后朕会亲笔给承乾写一封信,他是监国太子,治理天下不能由着性子胡来。”
------------------------
洛州刺史府。
戴至德在书房里看着管家送来的两份斥责诏书,心里跟吃了苍蝇一样难受。
他是名臣戴胄的过继的儿子,一直以不坠家声为最大的奋斗目标,所以他之前无论是在朝廷还是在地方上做官,官声都是一流的。
现在一个月时间还不到,李承乾就给下了两份斥责令,而后一份还是涉及孝道的,这让他这个身份很难接受。
过了好一会儿,戴至德才两眼通红地抬起头道:“吩咐下去,让嵩县的士族百姓进洛阳替秦怀义鸣冤。”
“是!”管家应一声就默默退下安排。
按其本心戴至德是不想和李承乾作对的,虽然很多人说什么李承乾行事刻薄寡恩,像随炀帝一样早晚身死国灭,但是长一点脑子的人都知道,死在隋炀帝手下的人也很多。
人不是被逼急了,谁也不想做出头鸟。
戴至德现在就是被逼急了。
戴至德是戴胄大哥的儿子,因为戴胄没有儿子就把他过继到戴胄膝下,他继承了戴胄的家业和爵位以及人脉,所以他必须报恩。
戴胄死了,只留下一个亲生女儿嫁给了道王李元庆,这本来是一桩极好的姻亲,戴至德早年还沾过道王府的光。
可是当李恪率领海船正式出海之后,宗室中就有很多人开始恐惧,害怕被分封到海外去,道王和道王妃就是其中之一。
道王妃和戴胄的夫人言辞凄切地求到戴至德面前,戴至德能怎么办?
上疏劝李承乾那是不可能的,还有办法没有呢,破李恪航海计划,他势力还没有到达海上。
那就只能设计锄去李承乾了,至少要让他失去太子之位。
戴至德正想着这些就有府吏进来说:“特进、工部尚书薛大鼎来见。”
戴至德闻言眼里凶光一闪,便即起身往外走,一边走一边道:“大开中门迎接薛尚书。”
薛大鼎是个实在人,在洛阳歇两天病好的差不多了,便闲不住。听说戴至德已经回到洛阳,便骑上马亲自来刺史府催促征发民夫的事情。
他在刺史府门前等了一会儿,便见中门大开,戴至德携府内一众属吏迎到门外感到受宠若惊,连忙按平级回了礼,忘记了自己现在已经是正二品的特进。
“哈哈,不知道尚书大人大驾光临,有失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