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在洛阳建立一处更大的炼钢厂,打造兵器和农具低价贩卖天下百姓。



百姓有了工具就会开垦更多的荒地,大唐的粮食就会增多了,到了这时候这些黄金才可以让父皇用来东征高句丽。”



政府不管铸多少钱,只要生产力没有发展,国力就不会增加。



黄金也一样,现在大唐不可能拿黄金去外国购买物资,只能用黄金引出富户埋在地下的钱。



这是劣驱良币,当黄金与铜钱同时出现时,人们更愿意把黄金藏起来,拿铜钱出来消费。



货币根源就是商品,以大唐现在的商品流通数量以及诸多技术限制,李承乾根本不具备以金银作为准备金发行货币的条件。



所以李承乾选择的发展方向就是先发展工业,扩大生产力。



李世民听了李承乾的话,想了半天才不极情愿地点点头,又抬头问道:“恪儿什么时候能到广州征得粮草?”



李承乾闻言再次苦笑起来。



李世民现在真是一心只想着征灭高句丽,在对外功绩上超过隋炀帝。



“高句丽虽弱小,但是盖苏文也算是一代能臣。



高句丽现在内部并没有大灾难,他们还有余力攻打新罗和百济。而且高句丽与北方靺鞨诸部也有勾结,战马物次也不缺。



大唐在幽州和营州一带的治理并不算好,要彻底征灭高句丽总也要数年之功。



即便灭了高句丽要想治理好幽州、营州和高句丽故地,更是要需几十上百年,父皇又何必急于一时呢?”



安史之乱就是幽州驻军反叛引起的,终唐一代都没能治理好这片这地方。



李世民闻言终于沉默下来,挥手示意李承乾离开。



-----------------



李承乾跟李世民说了要在洛阳建炼钢厂,却不知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呢。



东宫,崇教殿。



李承乾在这里接见满面风霜的薛仁贵。



“一路辛苦了!”李承乾亲自扶起薛仁贵道。



薛仁贵依旧低着头道:“为太子殿下效命不敢言苦。”



李承乾感到两个人身高差有些尴尬,便后退两步坐回宝座,然后示意薛仁贵也坐下。



待薛仁贵坐下,李承乾便不迫不及待问道:“薛延陀各部的牧民带回灵州城,都是怎么安顿的?”



薛仁贵闻言便拿出两封信,双手托着道:“这里有裴行俭和刘仁轨两位写给太子殿下奏疏,里面详细说了灵州牧民的安置情况。”



刘葵接过奏疏转呈给李承乾,李承乾看一眼便放下了。



继续问薛仁贵道:“你带着几万两黄金,路上可还好走?”



薛仁贵闻言想一下道:“不算好走,起初没有驿站,被给十分困难。过了固原又遇上几场大雨,路是十分的难走。好多地方原本有条小路,只是一遇大雨就找不到路,忱误不少时日。”



李承乾闻言点点头,他无论是去年北上,还是今年回长安身边都有大军跟随,逢山开道遇水架桥,还有地方官府为了讨好他几乎全程护送。



根本不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易如意.CS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易如意.CS并收藏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