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重复李世绩刚说的话。



下面的将士一听说要公布皇家军政学院招生的名单,一下子兴奋地议论开了。



到了这个时候哪怕没有可能进入皇家军政学院的人也都竖起耳朵仔细听有没有自己认识的人。



随后便听见李世绩陆陆续续地念出几百个名字来,每两个名字一组随着骑士的声音传遍全场。



这一个消息发出去以后场间并没有引起多大轰动,被选中的人自然高兴,但是也有一些原本以为自己会被选中的人,因为没有被选中心里升起一股浓浓的失落感。



所以很多选中的人都保持着沉默。



这些也在李承乾的意料之中,如果之前没有各部武举和提拔各部有功将士的消息放出去,这个名单根本不用在此公布。



不过紧接着,李世绩开始宣布另外一条针对将士们的政令,现场一下就被点燃了。



开头还是一样“奉太子殿下谕!”内容是关于受伤致残的将士们的安排。



一共分为三种,有轻微残疾还有战斗力的人可以选择进入大唐皇家车马行做护卫或者在北疆各官府做衙役。



无论选择哪一种,朝廷会在北疆分给他们草场,有家眷的朝廷给十贯钱安排家眷来北疆安家,没有家眷的朝廷给十贯钱娶妻安家。



第二种没有战斗力有劳动能力的,除给二十贯安家费用外,朝廷也分配草场专职为朝廷养殖战马,战马由朝廷优先高价收购,可优先从朝廷购买一定量的粮食和食盐。



第三种是没有劳动能力的除给予的五十贯安家费用外,留在北疆每年还可以得到朝廷草场的分红。



最后申明,所有草场均为朝廷所有不准私人买卖,同时草场的产出朝廷有优先的采购权……”



不同于上一条,这一条政令一宣布完立在即在下引起了轰动。



残疾的将士都感到喜出望外,没有残疾的人也非高兴,甚至有人在想是不是在下一场战斗中把自己也弄残了。



大唐的府兵一般都是家里的中子或幼子,对家业的继承不占优势,以前受伤回去很多人过得都十分凄惨,李承乾在长安时就有所了解。



唐朝也确实定了一套非常好的均田令,但是执行的非常糟糕。



原因有很多首先可分田地不多,很多田地都掌握士族和豪族手里。



其次朝廷要优先给贵族和官员分田,然后才将士和百姓。比如一个亲王要分一万亩田地,那是丝毫都不能折的,亲王以下各种勋亲贵戚都要分少则数百多则数千亩的田地。



然后分到普通将士和百姓时就没有田了,要不然府兵制和租庸调税法也不会在李隆基之前就坏掉了。



现在李承乾要给这些本身没有什么家产可继承的伤残将士分草场,这是非常激动人心的事。



说什么故土难迁?



不存在的?



再过几年边疆安定汉人百姓自己就来了,所以唐朝后期杜牧诗中说: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李世绩扭头看看太阳已经到树梢上,便示意再次吹响号角,他还要宣布对有功将士封赏。



对有功将士封赏除了原来朝廷应有加官进爵当然也是封赏草场,并且允许他们从内地招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章节目录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易如意.CS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易如意.CS并收藏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