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朝廷缺钱,他在朝中的几项改革眼看着都要因为缺钱而停下,另一方面他也要给这里的老百姓找一条生路。



想了半天,在没有彻底收服这里的人心之前,还是不要教他们生产技术为好,让他们去找矿,没有生产技术哪怕是找到金矿也不怕他们翻天。



后面这些天李承乾就在后园住下,每日里正常处理各种公务,但是即便如此也把尉迟恭吓坏了。



长安,太极宫,两仪殿。



李世民高坐在御书案后面,下面一溜烟坐着中书令杨师道,中书侍郎马周还有几个中书舍人。



这是自从李世民夺了李承乾在东宫创立的平章院之后,平常处理朝政的模式。



现在尚书省不但没有尚书令,连左右仆射都没了,只有左右尚书丞自然没有办法承担起宰相的重任。



而门下省侍中张成行根本没有能力阻止李世民的任何旨意下发,所以门下审核旨意也就成一个文案的把关。



但是李世民也没有把权力都集中在平章院里,毕竟诸遂良等大学士还是李承乾的人。



所以李世民在处理公务时一定要把中书省的官员找来,遇上重大的事情还把其他几个参政知事,平章事甚至六部尚书都找来一起商量。



这样做看似权力都集中在李世民一个人手中,但是处一件朝政往往比以前集中了更多人的智慧,毕竟李世民不是宰相,宰相会认为自己凭才学当上宰相处理国事是理所应当的,下面的小官凭什么指手画脚?



但是李世民做为君主他必须要听下面的大臣的意见,而且他听的相对还更全面一些。



李世民手里拿着李承乾的奏疏心里很是不屑,暗道:北地蛮夷有什么好治理的,只要大唐军威够强,还怕他们反了天不成,居然要派文臣去治理那种蛮荒之地。



当然这样的话他不能说,所以他直接把李承乾的奏疏转给杨师道。



杨师道看完以后在心里叹一口气,暗道果然是秦始皇转世,居然想把北地都变成州县。



杨师道这样想就默默地把奏疏转给马周。



马周看完以后心里便开始盘算李承乾这样做法的利弊,最后得出结果是夷人禽兽之心如何能治?



李承乾的奏疏被几个中书舍人看了一圈又传回到李世民桌上,李世民看着内侍把奏疏放好,便淡淡地问道:“诸卿以为承乾所奏之事可行否?”



其实他心里知道,肯定会有大臣站出来反对。



果不其然,几个人对视一眼高季辅就站出来了,慷慨激昂地道:“启奏陛下臣以为太子殿下此议不妥,向来都是华夏治华夏,夷狄治夷狄,且夷狄者人面兽心,如何可以以礼治之……”



高季辅虽然只是就事论不敢过于批评李承乾,但也让李世民听心里暗爽不已,面上却装出一副维护李承乾的样子,沉吟道:“承乾所奏虽然过于荒诞,但到底是一心为国,都是因为年轻气盛经验不足所至,让朕再想想吧!”



说罢还有意无意地看一眼柳?]。



自从李承乾纳了王叶丹,柳?]就成了最彻底的太子党,凡涉及到李承乾的事他必然要支持李承乾,有时候让李世民很不爽。



李世民见今天柳?]也不说话,心里更是得意。



到了下午李世民便召程名振进宫商量征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易如意.CS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易如意.CS并收藏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