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殿大臣听着这话都觉得高仕说得太客气了,但是他们又说不出什么驳斥李承乾的话,连出来都不敢出来。



李承乾闻言却是不高兴了,以大唐现在情况他也只能这样做,难道不收农民的赋税了,再给点良种补贴?



都不可能?



“高仆射,什么叫太急躁了?”李承乾冷冷地道。



高仕廉已经七十岁了,又是长孙皇后的舅舅,平时李世民对他都优容有加,现在被李承乾这个孙子辈的如此质问,也有些恼火,便直言道:“太子殿下的谕令虽是好意,但却不易办理,还有提高粮价之说更是祸国殃民之政!”



“祸国殃民之政?”李承乾的声音一下子提高了八度。



“祸国殃民之政!”高仕廉寸步不让,他本来因为李承乾是晚辈,还想给李承乾留些颜面,但是看见李承乾态度,也就没这个心了!



“士农工商四民,农民是人数最多,朝廷让利给他们怎么就成了祸国殃民之政?”李承乾其实在写这份谕令的时候是准备好好的恨大臣们辩论,但是一听见他们不懂装懂还要危言耸听,火就不打一处来。



李承乾的态度也惹怒了下面的大臣,高季辅就是其中一个,高季辅是中书舍人,他的很多政治主张其实跟张玄素一样,都是讲究简政治国的,历史上也是因此被李世民所推崇的,之前在岑文本给李承乾小鞋穿的时候他曾替李承乾说过话。



高季辅当时觉得李世民待李承乾过于苛刻,现在他认为李承乾走上了邪道,所以他要谏阻李承乾。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太子殿下身为国之储君怎么开口闭口就提‘利’字。老臣说太子殿下的谕令听着怎么觉得不舒服呢,原来这后面都是‘利’字。



太子殿下身为储君应当以仁孝为本岂能提利……”



“够了!”李承乾大喝一声,冷冷地扫视一圈殿上大臣,一个字一个字地道:“孤王为国家为百姓谋利,正大光明,我华夏一族历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成康,哪一个不是为百姓谋福利才得百姓推崇的?



不说利,不说利凭什么让百姓不种更赚钱桑麻而去种粮食?



这朝中就有关中大家族的人,比如左庶子于志宁家有良田数万亩,你问问他家里的田的都种的是什么?”



于志宁不想李承乾会突然提到自己,说实话他家良田数万亩并不是什么秘密,他自己就经常对别人说他家有良田不需要什么俸禄。



可是在这大朝上被李承乾突然这么一问显答什么都不好,如果说是都种了粮食,那显然是假的,但说实话他不是成了趋利的小人吗?



看着满朝大臣看过来的眼光,于志宁红着脸吭哧了半天才呐呐道:“臣一向忙于公务,家中田亩都由族人代为打理,至于去年种了什么臣却不知道。不过今年臣定当严诫家人把家里良田都种上粮食。”



一直冷眼旁观的李世民看着于志宁说话的神情让他想起了长孙无忌转述的李承乾的话“口不言阿堵物,而暗中为营三窟之计”。



李世民心中忍不住失望。



李世民能看出来,其他大臣如何看不出于志宁所言不尽不实,而且关中缺粮又是事实,即便是于志宁能令家中都种粮食,那其他人呢?



李承乾听了于志宁的话面无表情俯视着殿上的大臣感叹道:“可惜啊!像左庶子这样高风亮节之人天下还是少啊!还需要朝廷以利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易如意.CS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易如意.CS并收藏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