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入城,见物阜民丰,满街小儿郎乱跑,酒店里男子醉呼白玉京,还有招摇过市的妇人,望着凯旋的将士们,大声问:“那位小军郎,敢问成家否?”



也有老妇人呵斥:“女子,稳重些。”



但大多数人哈哈一笑,有熟识的趁机劝道:“那军郎,这大妇人还有年纪适合的妹子,也有疼人的同龄,你何不应他?”



老皇帝大惊:“吐鲁番民众竟不知沙场征战苦?”



老王爷掀开窗帘看两眼,淡淡道:“人非草木,岂能不知征战苦。”



老皇帝不解:“那怎地还会奚落军人?”



哪里是奚落,这是西陲军民早已习惯了的一种打招呼。



还别说此前下了战场回到家中的军卒,还真有人介绍对象成了的。



谁都知道,西军的装备如今独步天下,这就造成了西军每次作战都有极低的伤亡率,受伤了的人能得到及时的救治,战后退役拿着补贴做买卖的人也很多,故此当兵在西陲来说是一个相当受尊敬的前途,当兵后的前途也不比别人差了,在相亲行当里,当过兵,或者在西军当兵是一个相当被看好的资历。



然每逢战争,就算西军装备再精良,那也会出现伤亡,故此每次大军征战归来,路边民众总是喜欢谈些高兴的事情。



“只不过如今我军每次征战都能大胜,民众已经逐渐忘记了这里还是边疆西陲,这不好。”老王爷皱眉道,他得考虑接下来进行更加严格的国防教育了——身为边民不能不时刻警惕着,身为西陲民众不能不牢记周围群狼环伺。



老皇帝好奇地打量着渐渐多起来的民众,渐渐热烈起来的气氛,对比着朝廷大军打仗之后的待遇。



多不如。



甚至根本比不上。



有老者在路边询问:“这次皇帝来封禅,老王爷陪同,大将军又消灭了哪个敌人?”



有吐鲁番驻军的维持秩序的守备回答道:“只是路过察合台,并没有作战。”



老者笑着指着人群中好奇地到处打量的一列士兵说道:“这必是新兵怎么会没有作战?”



一路收编的五六万人还有些奇怪,他们还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待遇呢。



有民众手捧刚炸的油饼,还有少女站在人群中勇敢的打量着他们,有迅速自发形成的欢迎队伍里老者们不知从哪里弄来的鲜花,更有健美的妇人少女从店铺找来清水一盆,笑吟吟弹指将清水洒在他们的身上。



这时候,有人在人群中问道:“何日灭了瓦剌啊?”



啊?



这一下那些新加入的,以及他们随军而来的家人们瞠目结舌。



西军与民众,原来打招呼都是这样的吗?



“明天灭哪个?”



“这可说不定。”



很快的,有人体会到这种看似没有依据的,与传说中欢迎凯旋的民众的表现完全不同的态度,正是西军一次又一次打胜仗的必然结果。



西陲军民似乎早已经习惯了节节胜利,他们不在乎自己面对的敌人是谁,哪怕是强大的鞑靼人,精锐的瓦剌铁骑,甚至察合台与叶尔羌的联军,在他们眼里,似乎只要西军在,只要卫央在,就没有不可战胜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从笑傲江湖到大明国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带刀校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带刀校尉并收藏从笑傲江湖到大明国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