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接受,是个专业的。不过他顿了顿,忽道:“有件事情,我想跟你聊一聊。”



“什么?”



“关于影片发行……”



他略显低落,道:“仙人掌拍过两部电影,一部找不到发行商,一部给的价格太低,才导致公司破产。



你可能还不了解,好莱坞拥有发行渠道是多么重要。”



……



早在20年代,好莱坞就施行分账发行,并孕育出五大巨头:派拉蒙、华纳兄弟、米高梅、20世纪福斯、雷电华。



寡头垄断,制作、发行、放映一体,大肆排挤独立制片、独立影院。后被美国司法部起诉,也就是著名的派拉蒙法案。



此后,院线从制片公司剥离,但大厂仍然掌控着发行网络。随即电视兴起,好莱坞转变模式,采取双层式的“快与慢”发行。



快,指大片。



大规模上映,广告铺天盖地。首映就能达到数千块银幕的规模,跟着又全球同步上映,以最快的速度攫取利润。



慢,指中低成本。



先在纽约或洛杉矶开画,如果评价不错,再不断扩展银幕数。宣发费用会非常节省。



而整个发行网络,又分为几个层级:



第一院线,发行商要跟院线协商在哪些影院投放、投放时间、以什么样的模式投放等等。



第二音像制品。



第三付费电视频道。



第四普通频道。



第五是飞机、酒店、医院、学校这些地方的放映。



第六是周边衍生品。



一部片子,能扒六层皮。



七大全有自己的发行公司,占据市场份额75%以上。不是说别人发行不了,而是指大厂资源雄厚,能铺开到六个层级。



别的中小发行商,可能只达到第一层、第二层。



而独立电影怎么办呢?



只能把发行权交给别人,或者事先谈好,或者参加一些电影节,以期被人看中。



这跟国内不同,国内制片方还能赚到钱,好莱坞却是发行商占据核心,干的龌蹉事不计其数。



大厂会为每部电影成立一家壳公司,专门用来设计亏钱。



比如《哈利波特和凤凰社》,北美票房6.12亿美元,账面上却亏了1.67亿。看看华纳兄弟算的账:



先扣除2.12亿的发行费——自己就是发行商。



再扣1.3亿的广告费——起码一半是给自己的。



再有5700万的利息——也是左手借右手。



再扣掉3.16亿的制片费以及等等……一切都很合理,就是亏损,签了分成合同的制片方一分钱都拿不到。



“我的上任老板就是没经验,落得破产下场。《美国派》是部不错的电影,我们很想看到它上映的那天。”



杰瑞算真情实感了,道:“所以我建议,最好去参加几个电影节……呃,你也清楚,我们都在最底层,也没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从1983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睡觉会变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睡觉会变白并收藏从1983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