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公司有足够的耐心。



在演播厅看了一会,许非抹身奔主楼,来到副台办公室。



京台领导换了好几茬,关系一直不错,而且有李沐在上头盯着。这位副台长也很热情,认真听完来意,道:“现在环境不好,台里又没做过电影,我担心会有风险。”



“不是让台里做,几家联合搞个影视公司,让专业人士做。环境也只是暂时萎靡,毕竟上头这么重视,不可能让电影一直跌的。”



“那好吧,你的眼光我们还是相信的。我召集开个会,商量商量,尽快给你答复。”



许非出来,又奔电视艺术中心。



郑小龙当了主任后,愈发苦大仇深,一见面就抱怨:“一把手真不是人干的。你知道那孙子给我留多大烂摊子么?”



“不知道。”



“入不敷出啊,工资都只能发70%。还好我扭亏为盈,现在账上有一千万。”



噗!



许非抹了把汗,道:“那常青藤剧场续约没问题吧?”



“没问题,这回能出个五百集!”



历史上,郑小龙搞的常青藤剧场只持续一年。因为生产力跟不上了,同时他还在搞改革,想把艺术中心变成股份制,阻力很大。



现在两家一起搞,产量轻松达标。



“那就好,今天找你有件事。”



他巴拉巴拉一讲,郑小龙立马点头:“好想法,你不提我也想找你,但钱可能不太多,一百多万吧。”



“够用了。”



不到半天搞定两家,许老师又奔京城市音像出版社。



星河做音乐是没有发行权的,要跟音像出版单位合作才行,所以是老客户。



一位50岁的老先生接待他,此人叫张何平,市文化局副局长、音像出版社总编辑,在京城文艺界非常有地位。



而且眼光准,有能力,《宰相刘罗锅》就是他策划提出的,还有后来的《建国大业》。



“意义我就不讲了,您肯定懂,也不会舍不得这份钱。我这次主要想请您出山,担任这家公司的总经理。”



“总经理倒好说,我想问问,公司生产是以主旋律为主?”



“当然,现在都以主旋律为主,只不过多样化一点点。”



“你这小子耍滑头,我明白,明白。”



张何平顿了顿,道:“成,那我就接了。”



…………



电影公司老总没想到他这么快,没多久就把人找齐了。



此刻,京台一位副台长、电视艺术中心的郑小龙、音像出版社的张何平,再加己方,齐聚一堂。



首先意愿都很强烈,张何平也能服众,只在投资份额上研究了半天。



最终决定,京台占大头,拿出八百多万,另三家出三百多万,共一千二百万成立一家公司。



性质很特别,既能独立拍电视剧,也能独立拍电影。



许非之所以牵线搭桥,往大了说,是市场活力不够,急需有实力的出品单位;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从1983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睡觉会变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睡觉会变白并收藏从1983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