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审查打交道,所以我预测国内会出现一大批地下电影。



第三类刚好相反,不涉及太敏感的东西,要么平庸,要么清淡,要么逗一乐。



我拍的就是逗一乐。”



“……”



这说法极新鲜,吴孟臣和韩三坪各有所思。张国利呼噜呼噜吃肉,思了也没用。



吃到很晚,许非送二人回家。



张国利先下车,韩三坪坐在后座,看着黑暗中的那个背影,感觉颇怪。这是个聪明的家伙,却又好像很简单,有点摸不着头绪。



不一会,到了地方。



“哎,不用下来不用下来。”



韩三坪阻止他下车,猫着腰道:“今天谢谢了,以后多联络。”



“好好,再联络。”



许非隔着车窗,跟对方握了握手。



谁也没提“举荐”的事儿。



………………



春节过后,天下最显眼的一面墙上,就挂上了许总手书的字幅。



“大干三百天!”



旁边是个黑板,写着五部电视剧的进度。完成一项便划掉一行,直至最终胜利。



1994年,除了央视,没有一家单位敢同时开五部剧。



去年赚了一千一百万,两部剧植入广告,没有花成本(对前文更正一下),今年照旧。



《甘十九妹》剧本还没出来。



《青衣》最贵,预算三百多万。《我的前半生》二百多万;《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二百多万;《那年夏天》最便宜,一百多万。



“山西那家剧团太贵,你再找一找,我们全片都在地方拍,务必给我压下来。”



“不是跟您说了么?江杉女主角……王志闻也有,对对!”



“五十万就挂个灯是吧?可以啊,具体的等见面会再谈。”



三个没名字的制片人兢兢业业,就为多省成本,多拉赞助。



乱嚷嚷间,传媒的过来了,问:“谁负责电视剧?”



“我!”



“我!”



“怎么了?”



“孔府家酒听说你们在招商,觉得我们广告拍的好,就顺便给你们投点钱。”



咝,这话说的!



邓洁蹭的站起来,仰着头质问:“投钱好啊,投多少?”



“有江杉的一百万,没有的五十万。”



妈耶,赵宝钢都吓着了,还没等说话,某位制片人问:“孔府家酒是曲阜的吧?”



“对。”



他抄起电话就打:“喂喂?别特么找山西了,找曲阜剧团!”



“曲阜没有?山东的也行啊!”



“哎老赵,烟厂老板能不能换成酒厂老板?”



噫,一堆穷鬼!



传媒的充满鄙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从1983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睡觉会变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睡觉会变白并收藏从1983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