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过往车辆,挠了挠大脑袋,“我有个点子,咱们写个剧本怎么样?”



“嗯?”



“我们照着胡同、编辑部再弄个情景喜剧,就在你歌厅里拍,还省成本。海马现在四十来人,总得找点事干。”



“剧本倒好弄,一人一集差不多了。钱怎么找?”



“企业啊!现在影视业红火,都想往里头钻,肯定能拉着钱。”



汪朔说的倍儿自信,老马想了想,道:“这样,一块吃个饭研究研究。许非不开公司么,他最懂了。”



……



海马工作室89年成立,最初只有12人。近年文学愈发不景气,纷纷投奔影视圈,迅速扩张到四十来人。



没有正经的办公地点,常驻华都饭店1154房。



老马很快把人攒到一块,开了四桌,酒足饭饱后敲敲杯子,道:“安静一下啊,今天主要两件事。



一个资质问题。我们以前属于黑户,非法民间团体,现在相关规定出来了,照章办事。准备挂靠在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名下,并在民政部门登记,正式定名为海马影视创作室。”



“你等会儿,这个什么战略研究会干嘛的?”



“听说是个学术团体,啥都研究。那都不重要,反正挂靠了。”



汪朔站起来接着说,道:“第二件,《编辑部的故事》一炮打响,得再接再厉。我琢磨再写一部情景剧,就叫《海马歌舞厅》。



为什么选歌厅呢?因为歌厅这个场所更开放,三教九流什么都可以。我们每人一集,有没有意见?”



“没劲,一集二三百块钱,犯不上费时费力。”



“对,忒少点。”



“回笼还慢,播出了才能拿到钱,等于白干。”



“……”



许非忍不住想乐,这帮作家太缩影了!都92年了,谁特么还清高啊?



梁左在他左边,悄声问:“你觉得怎么样?”



“不怎么样,情景剧要是没突破,永远在胡同的阴影下。”



“突破?”



“政治尺度、框架、演员、时代感,必须更上一层楼。”



梁左若有所思,刘振云从右边凑过来,“许老师的意思,我们这次不行?”



“不是不行,挣点钱呗。”



果然,就听汪朔继续白话,“这次不一样,我们自己策划,自己拉投资,自己联系电视台,挣钱全是我们的。



大家都算有头有脸的,认识什么公司啊,企业啊,尽快联系联系。比如成本一百万,拉到五百万,那就挣了四百万。”



汪朔虽有号召力,但这种大事都挺谨慎。



“我们自己怎么拍?攒组谁会攒?”



“投资怎么拉?人家凭什么给你钱啊?”



“别累死累活干下来,最后分仨瓜俩枣的。”



嘿!



汪朔来气,道:“不信我没关系,专业人士得信吧?来来许非,你给讲讲,到底能不能赚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从1983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睡觉会变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睡觉会变白并收藏从1983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