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啊!他就觉着这货在头上笼罩了六年!
敬完一圈,最后转到郑小龙。
老郑心事重重,喝的有点多,“你这一走啊,我都能看着以后什么样。人心散了,谁也留不住。”
“别这么想,你应该想着我们都是从中心出去的,到外面生根发芽,开枝散叶。大家的艰苦岁月都在这里,谁都忘不了。”
许非陪他喝了几杯,同样怀念。
他庆幸自己穿的早,感受到了这个艺术最纯粹、生活最朴素的激情时代,只可惜,它马上就要一去不复返了。
其实不知不觉中,很多轨迹早已发生变化。
《北京人在纽约》之后,艺术中心沉寂数年,冯裤子、赵宝钢各自发展,成就事业。
郑小龙带出他们俩,捧红葛尤,本身跟汪朔交好,又拉入了姜闻,后来陈到明也加入,这便是京圈的最初规模。
现在葛尤跟许老师最铁,大钢子墙头草,许老师在圈内声望也不弱,早被看作是一撮人的领袖。
许非系啊。
………………
五月,晨。
许老板开着自己的皇冠133,驶向区工商分局。黑色的车身宽大又修长,低调内敛,发动机盖上的竖标闪闪发光,一路收割了无数艳羡。
陈老板在后座打着呵欠,从小冰箱里摸出一罐阔乐,懒懒道:“今儿又得排一天。”
“不会,今天来得早。”
“昨天你也这么说。”
“今天更早。”
嘁!
小旭喝着肥宅快乐水,激灵灵的落到肠胃,又痛又爽。她揉着肚子继续喝,探头往前边瞧,顿时皱眉。
还没上班的工商局门口,已经候满了人群。都挺像知识分子,夹着小皮包,拿着文件,交头接耳。
许非见状,稍稍停远点,道:“你在车上等吧。”
他先凑过去,占了位置,没几分钟后面又多了四五个,长长的甩到大街上。
等了一会,前面的哥们似乎无聊,回头瞅了瞅,忽道:“兄弟,开公司啊?”
“嗯。”
“恭喜发财啊!”他拱了拱手。
许非见怪不怪,回道:“恭喜发财!”
说着也回过身,“哥们,开公司啊?”
“嗯那!”
“恭喜发财!”
“恭喜发财!”
一溜人和气团团,操着新流行的问候语,迎着朝阳的脸上呈现出金钱的灿烂光芒。
不多时,工作人员陆续上班,如临大敌。一个小姑娘嘀咕道:“妈呀,今天又这么多人,可别摔了碰了。”
“就是,一会维持点秩序,别跟昨天似的。”
“听说东城西城都挤爆了,我们算好的。”
“我也听说了,人家执照都快发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