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半年以来,政府愈发重视文艺界的宣传教育属性,特别是电影。



九月份,首届中国电影节在京开幕,主要目的就是为四十年国庆献礼。



为期七天,推出近两年问世的四十部影片。《开国大典》和《四十年前的这一天》作为领衔之作,在开幕式上首映。



之前讲过,年初开了场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确定主旋律的天下。



其实从去年开始,面对所谓的娱乐浪潮,广电部、财政部已经建立资助基金,四年资助了《开国大典》、《百色起义》等六部影片,总金额1005万元。



而《开国大典》也正式拉开了,中国电影进入主旋律时代的序幕。



此外,电影节还选出了建国四十年的“十大电影明星”,包括:赵丹、崔嵬、白杨、孙道临、于兰、王心刚、谢芳、刘晓庆、潘红、姜文。



除去后面三位,都是解放前出生的老前辈。也就是说官方定义,这三个是年轻一辈最出色的。



……



九月是开学的季节,也是跟大学告别的时候。



北电85届已经毕业,各奔东西。曹宝平留校任教,讲编剧课程;王晓帅暂回老家,等待分配;路学常是京城人,也在等待分配。



楼烨压根没想那出,刚拍完毕业作品,一部16毫米彩色短片《耳机》。目前正为自己的首部故事片筹款,到处接活,什么广告、纪录片、剪辑都干。



“叮铃铃!”



傍晚时分,楼烨骑车回到自己的出租屋,发现有两位客人等候。



“老曹?”



“许老师!”



他非常意外,连忙下车,“里面请,里面请!”



许非跟着曹宝平过来,进屋一扫,极为简陋,“你家不本地的么?怎么还租房子?”



“清静,自由。”



“哦,你这就不考虑分配了?”



“我讨厌制片厂制度,准备做独立电影。”



“勇气可嘉……”



许老师不置可否。



在后世一票浮夸的电影导演中,楼烨是难得的关注边缘群体和社会状态的家伙。但他拍不出《我不是药神》那种作品,他喜欢往撕裂的另一面钻。



其实他的天花板不高,想法很多,技法不够,始终差那么一口气。



不过他的镜头非常好,《苏州河》里的周公子,《紫蝴蝶》里的雨,骚气无比。



“今天找你呢,是想请你拍个广告,不知道有没有兴趣?”



“什么样子的广告?”



许非把整理后的画稿递过去,楼烨翻了翻,眼睛一亮,“这个创意很好啊,这是电影的手法,您想的么?”



“一个朋友。你觉得实现有困难么?”



“……”



楼烨皱眉思索,又跟曹宝平反复研究,“背景和服装的变化可以做,但那种顺滑的过渡,目前还办不到,只能利用镜头切换。”



“切换就生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从1983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睡觉会变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睡觉会变白并收藏从1983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