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版的片头,是出现一个土高炉的烧火口,然后屏幕上着火。



莫名其妙又出现一块钢锭类的东西,一把看不见的锤子咣咣咣狠砸三下,变成了一枚警徽。



八十年代电视剧片头都很有想法,就是效果可能略菜。比如《聊斋》,一盏灯笼飘来飘去,配上“呜呜呜……”的音乐,纯正的鬼片开场。



结果下一秒变抒情,“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喜怒哀乐一起都到心头来……”



拜托,两部剧好不好?!!



《便衣警察》也是如此,林汝为的本意是想表现百炼成钢,但效果许非看着太滑稽了,尤其咣咣咣三锤子,遂建议改成现在这个。



堂屋里,五人喝着茶,目不转睛的盯着电视机。



只见屏幕好像呼的一下烧着了,暗红暗红,粗糙的特效涂上一层火光,然后出现一枚黯淡的警徽。



随着烈火煅烧,警徽颜色越来越亮,蓝底,五星,一轮大红。



音乐骤然一起,翻出《便衣警察》四个大字。



没有片头曲,就是音乐,开场先甩出一张海晏的照片,还有行字:原著/编剧,海晏。



跟着老太太的照片,导演:林汝为。



没错,这就是非常牛逼的地方,居然把幕后人员的照片摆上去,一个个介绍的贼清楚——不然也查不到资料。



许非还没看过整片,揣着小心思找自己名,结果一瞧副导演:林雪竹、赵宝钢。



顿时失落,再往后看,嘿嘿又乐了。



美术统筹:许非。



单独列一行,配上一张帅照。下面又有一行:美术师冯晓刚、服装关景清、化妆李燕玲等等。



等一串人介绍完,本该演正片了,画面却突地一黑,长达三四秒。



“嗯?”



几人还以为停电了,瞅瞅灯亮着,“怎么回事,播放故障了?”



“接着看!”许非喝茶。



随即,就听一声“啪!”



乌漆漆的屏幕一下有了光,大灯,白剌剌的晃眼,又迅速变淡,将整个画面烘染在观众面前。



先是一间屋子里,背对镜头,坐着两名审讯官。那光仿佛从他们背后穿过去,照在对面一个年轻人身上。



蓝色囚服,刚剃的头,黑瘦精干,脑袋稍稍往下。



这个画面十分诡异,很明显,两个审讯官在审问犯人。但那光影层次,整个构图设计,气氛渲染,却给人一种异样的感觉:



白的好像是黑的,黑的却像是白的。



“姓名?”



“周志明。”



“年龄?”



“22岁。”



“家庭出身?”



“革命干部。”



“本人成分?”



“学生。”



“本人职业?”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从1983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睡觉会变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睡觉会变白并收藏从1983开始最新章节